零下20度保持9成性能:鋰電池替代者成了?
12月20日,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在網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公司已啟動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布局,到2023年將形成基本產業鏈。
據悉,鈉離子電池是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工作以實現充電或放電,其工作原理和鋰離子電池較為相似。
雖然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在正極材料方面有著較大差異,但在製造、生產設備方面,鈉離子電池與鋰電池具有較高兼容性。因此對於此前生產鋰離子電池的廠商來說,轉而生產鈉離子電池並不會存在設備上造成不兼容的情況。
今年7月份,寧德時代召開了線上發布會,並正式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產品。
根據寧德時代的說法,該鈉離子電池的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同時在常溫環境下,僅需15分鐘就可將電量充至80%。而針對低溫導致電池活性下降這一問題,寧德時代稱該電池即使在零下20度的環境里,依舊能有著90%的電池效能。
隨著全球對電池需求的大幅提高,鋰資源的價格也在不斷飆升。而相比於鋰,鈉在自然界中的儲量更加豐富,因此在電池生產成本上也更加便宜,隨著電池需求的不斷增加,二者成本的差距還將進一步加大,這也是寧德時代開始布局鈉離子電池的主要原因。
而根據寧德時代的說法,下一代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將達到200Wh/kg,,能量密度將逐步向主流的三元鋰電池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