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塊錢料理包打敗千萬中國廚師:你竟每天都吃 看完沒胃口

如果你去吉野家吃飯,並點了一份台式滷肉飯,就能在取餐口看到以下畫面:後廚毫不避諱地拿出滷肉料理包,加熱兩分鐘,熟練地撕開包裝,倒入準備好的米飯上。2分鐘,你的午飯就上桌了。

以為吃的是新鮮現炒菜,其實是幾天前甚至幾個月前就做好的料理包,只是下單的那一刻拿出來裝盤而已。堂食尚且如此,更別提外賣。

據媒體統計,70%的外賣,都來自5塊錢的料理包。料理包,簡言之就是通過工業化手段批量做好的菜,低溫冷凍下,這些料理包保質期能達到一年,吃的時候解凍加熱就行。

據華商韜略報道稱,外賣市場越發擴大,商家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現炒現賣的小館子做好一頓飯至少得10分鐘,和2分鐘就能出餐的料理包相比,毫無速度優勢,出餐慢便賺不到錢,最終「劣幣逐良幣」,紛紛倒閉或者也賣起了料理包。

如今大多數的外賣廚房裡根本沒有鍋灶,全是料理包直接微波加熱。不管是炸雞漢堡還是蓋澆飯,清一色料理包的味道。根據業內人士預測,這一趨勢還會繼續攀升,未來,90%的外賣都會是料理包。

報道中還提到,餐飲行業得以擴張的關鍵在於高度標準化。只有一道菜的選材、調味被量化了,才能批量生產。如果依靠廚師,這顯然不可控。現炒一道菜,流程複雜,調汁就頗費功夫,細節上的微小差別,味道天差地別。

而且物無定味,適口者珍,食客的舌尖各有不同,同是回鍋肉,有人喜歡辛咸,有人重辣,有人好吃瘦肉,有人愛肥瘦相間。對傳統中餐館來說,換個廚子,客人可能就會流失過半。

沒有料理包的年代,一個有十年炒菜經驗的師傅,月薪能達萬元,一線城市可高達兩三萬,對餐廳來說是筆很高的成本。

根據新東方烹飪學校2019年披露的數據,中國廚師數量已經突破千萬。後廚不再需要大廚,當廚師只能領到和煮飯小工一樣的工資時,這條路越來越難。

這是餐飲業擴張的必然結果。根據新東方烹飪學校2019年披露的數據,中國廚師數量已經突破千萬。當後廚不再需要大廚,當廚師只能領到和煮飯小工一樣的工資時,他們的路只會越來越難。一些名廚不願意遷就,不得不離開後廚,轉行研究料理包,或者去抖音快手當起了網紅。

中國人骨子裡的情結:真的想正兒八經吃上一頓飯,還是需要一頓體面的中餐。如今,越來越多吃厭了料理包的都市打工人,想回歸那熱騰騰的新鮮味道。這也給了傳統中國炒菜一些機會,比如上海的兜約主打「小鍋現炒」,不做料理包,其目前在上海地區有30餘家門店,2019年營收約1.2億元。

只不過和龐大的火鍋、預製菜市場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5塊錢料理包打敗1000萬中國廚師 可保存1年加熱就能吃:外賣都用它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