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中國用5G養豬?華農兄弟直呼要跟進
豬,幾千年來都是中國人的重要肉食來源,地位特殊。豬肉貴不貴、好不好吃、是否衛生,也是老百姓密切關心的民生話題。
進入21世紀,養豬逐漸從傳統的小農經濟,轉變為大規模、集約化養殖的技術工種。隨著經濟社會從工業化進入數字化時代,畜牧行業也開始探索採用數字化技術。
近日,浙江華騰公司採用數字化技術建設的智慧牧場,吸引了不少媒體前往報道,連B站知名農業部落客、擁有超600萬粉絲的「華農兄弟」,也慕名而來參觀學習。
「來中國養豬,是看中了這裡先進的5G生態農場。」接待華農兄弟的華騰外籍專家保羅如是說。從保羅的介紹可以感受到,養豬從一門技術,正在變成一門「藝術」。
5G怎麼養豬?
從保羅的介紹可以看到,5G養豬並非「噱頭」,而是實實在在發揮了價值。在這座農場,華騰大量採用了數字化技術,這些技術的連接、產生的各類數據的傳輸,對養豬整個周期各類參數的分析,依靠5G網路的強大承載力。
例如智慧耳標,每隻豬從出生第五天就開始戴上這枚華騰自主研發的感測器,能夠實時監控、記錄豬的生長狀況,如果相關參數異常,例如體溫超過2度,即可通過5G網路發出警報。
豬舍里也配備了各類感測器,監控整個生長環境,這些數據,都通過5G網路匯總到後台。
再如5G巡檢機器人,能夠配合上述感測器,進行動態巡檢,幫助不在現場的工作人員掌握精確的資訊。
機器人還可以進行打針、消毒、剪尾等工作,實現「無人化養豬」。保羅還對華農兄弟提到,豬生病了,也可以通過5G網路進行專家遠程診斷。
華農兄弟感嘆,傳統養豬,一個人管理100頭豬已經是到了極限。而保羅透露,基於5G技術的智慧養豬模式,華騰可以將所有牧場的資訊回傳到數字管控中心進行統一管控,算下來,一個人可以養2500~4000頭豬,大大提升了養豬效率。
中國移動和中興通訊聯手打造
在和華農兄弟的對話中,保羅提到,華騰牧場的5G網路是中國移動和中興通訊聯手打造。
兩家公司為華騰建設了5G專網,實現網路超高頻寬、超低時延的傳輸互聯,工作人員才能直觀地看到前端各種感知採集數據及牧場各重點區域的主要環境因子數據,啟動智慧養殖模式。
筆者拿到的一份項目文件顯示,中國移動採用中興通訊的宏站設備,對華騰豬舍進行了5G專網覆蓋,同時5G平台與華騰自研的中台對接。
5G巡檢機器人打造8K超清攝像機進行視覺監測和AI分析,並對異動數據拍照採集,配備華騰感測器,節約大量人工,且效率更高;對出現異常狀況的生豬,可遠程精準定位;遠程診斷也採用了5G AR技術,可直通海外專家。
而且通過集中管控的「智慧大腦」,華騰可以串聯起生豬自動飼餵、環境監測、糞污處理、生產性能檢測、產品追溯等全過程,從而使得養豬的環境更好,豬肉品質更高。在現場華農兄弟品嘗了華騰生豬製作的「全豬宴」後,對豬肉的味道讚不絕口。
項目文件強調,運用5G技術賦能,改善華騰牧場養殖人員的作業環境,降低豬只群體感染的傳播風險,守護民眾豬肉用餐的安全品質,提升農旅產業農戶就業的經濟水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5G「興」農,勢在必行。
5G養豬可全國複製
保羅感慨,正是中國建設完善的5G基礎設施,才選擇來中國養豬。5G智慧養殖在中國,肯定是畜牧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畜牧業開始5G數字化變革,機器人替代畜牧員,能極大降低人或動物感染疾病概率,也會更容易打造安全、高產能、全自動的養殖環境。生物耳標因為5G,功能得到大幅升級,能夠實現對生豬的精細化管理、科學化養殖,也提高了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心動了的華農兄弟,提到自己也考慮養豬,能否「複製粘貼」華騰的養殖模式?保羅給出了肯定的答覆。有了5G專網,智慧生物耳標、機器人技術、智慧控制終端等與5G技術結合,就能實施華騰的5G智慧養殖模式。
事實上,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已經建成100多萬個5G基地台,完全了全國性的5G網路覆蓋,中興通訊則是主要的5G設備供應商之一。
中國移動與中興通訊都在努力拓展5G行業應用賦能,可以相信基於先進的5G技術,未來將會有更多類似5G養豬的現代牧場、農場建成,為老百姓提供高品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