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30年前把VR翻譯成「靈境」 網友:中國科學家的浪漫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火爆,沉淪已久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再度回到公眾視野。
其實,相較元宇宙的虛無縹緲,VR技術早已落地,只是受限於高昂的設備,難以普及。
你知道嗎?VR作為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項全新實用技術,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錢學森就給它起了個「靈境」的名字,非常具有意境。
資料顯示,1990年11月27日,錢學森在寫給汪成為院士的信中提到,「Virtual Reality」中文譯名可以是「人為景境」或「靈境」,並表示他「特別喜歡『靈境』,中國味特濃」。
此外,在1993年7月3日的信中,錢學森還指出,「靈境」技術及多媒體能大大拓展人腦的知覺,使人進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報道稱,錢學森認為,「靈境」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將擴展人腦的感知和人機結合的體驗,使人與電腦的結合進入到深度結合的時代。
網友直呼:
錢老那一批老科學家是神仙級別的人物
這個真的是中國科學家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