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談寄宿制改造和合理並校:目的是給農村孩子公平優質教育機會

“我覺得撤點並校、建寄宿制學校已經進入到了攻堅期,正因為留下的很多貧困地區是難的、硬的骨頭,才需要我們去努力。”

1月7日中午12點半,剛剛從“重回課堂”下課,馬雲就和近百位企業家召開了鄉村教育午餐會,圍繞推進鄉村寄宿制改造與合理並校展開了討論。

馬雲談寄宿制改造和合理並校:目的是給農村孩子公平優質教育機會
馬雲鄉村教育午餐會上,企業家們討論寄宿制改造和合理並校

馬雲認為,並校的真正目的是給農村孩子一個公平優質的教育機會,“以前一個教學點是一個老師、十幾個孩子;並校以後,學生多了、老師多了,資源可以集中。”

而並校不是一併了之,要建立起一整套寄宿制體系,“並校不是一併了之,裡面涉及到一系列配套,良好的寄宿環境,生活老師的配備,課外活動的設置,心靈的關懷。”

馬雲認為,農村寄宿制學校應該是“家校合一”,是“教”和“育”的結合,“在城裡面,‘教’以學校為主,‘育’以家庭為主,農村寄宿制學校是‘家校合一’,既要教得好,還要育人,所以生活老師要培訓,要擔當起父母的角色,給孩子以愛,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建一個學校、建一個宿舍是容易的,但是把這套體系建起來,這才是我們對農村地區家教合一的關鍵點。”

兩年前的三亞鄉村教育午餐會上,馬雲提出了進行鄉村寄宿制改造的想法,兩年過去,馬雲公益基金會已在全國9所鄉村學校進行了寄宿制改造,探索出寄宿制模式以及區域合理並校經驗,6027名兒童、271名教師直接受益

在這些寄宿制改造的學校,學生發生了很大變化,成立了興趣社團,有些學校成立了女足,而在並校之前,很多學生從來沒有碰過電腦,沒有上過音體美課。

馬雲談寄宿制改造和合理並校:目的是給農村孩子公平優質教育機會
寄宿制改造後,雲南鎮雄黃連小學有了專門的美術室

我依然認為並校是國家戰略,我希望寄宿制學校是一個整合社會資源的平台,做寄宿制學校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企業能夠做,要整合各地資源。”馬雲說。

從如何改造宿舍到如何合併教學點,現場企業家也紛紛結合自身經歷提出建議。慧科教育集團董事長方業昌說,在做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過程中,他發現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很多源頭來自於鄉村教育,因此試圖從鄉村教育源頭開始,幫助這些學生們。“並校過程中要抓住人才,怎麼樣培養校長和老師這個群體,是這裡面對人才和組織最大的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來三亞參加馬雲鄉村教師獎的企業家們均是自掏腰包參會,即使1月6日的北京大雪導致北京飛三亞的航班嚴重延誤,也沒有阻擋大家投身公益、支援鄉村教育的熱情。僅僅五年的馬雲鄉村教師頒獎,已經具有了堪比全球頂級公益論壇的影響力。

馬雲談寄宿制改造和合理並校:目的是給農村孩子公平優質教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