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大漲20倍 醫學大神鏖戰華爾街 結果遭遇美國調查
當地時間周三收盤,因研發阿茲海默症藥物聲明鵲起的Cassava科學收跌23.70%,這也是該公司近8個交易日來第四次出現兩位數跌幅。
作為一家年初從6.82美元最高漲到146.16美元、大漲20倍的牛股,Cassava在魚龍混雜的美股市場一度成為年內收益第六高的公司。
股價震蕩背後,正是一群醫學專業人士在華爾街的地盤上大打出手。
需要說明的是,周三的大跌源自美國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稱SEC正在對公司操縱試驗研究結果的控訴展開調查。
在公司本周一提交的三季報10Q表中,披露正在配合「政府部門」調查,但沒有明講是哪個部門,同時強調此舉並不意味著公司存在什麼過錯。
除了證券監管外,Cassava科學CEO Remi Barbier也表示,曾在2015年授予公司及合作夥伴2000萬美元研發補助的國立衛生研究院,目前也在審查相關的指控。
從公司的K線圖也能看出,這場爭鬥從今年夏天股價翻了20倍後就已經開始。
今年八月,兩名醫學專業人士通過FDA的公開渠道質疑公司在研究報告中造假,例如使用Photoshop等軟體篡改實驗圖片等,並要求監管中止該藥物的試驗。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除了大型醫藥公司的履歷和醫學院教職外,兩人還宣布做空Cassava的股票。
對於引發軒然大波的指控,Barbier明確否認,並將此稱為做空人士濫用FDA渠道的行徑。在十月接受媒體採訪時,Barbier進一步將此稱為這輩子從來沒見過的搞笑行徑,空頭對他的公司提出了「古怪的指控」。
與同行多款在研藥物類似,Cassava科學正在研發的新葯Simufilam同樣旨在針對澱粉樣蛋白,作用機制是恢復患者體內錯誤摺疊的Filamin A蛋白,這也被認為會促進澱粉樣蛋白的生成。
與我們熟知的許多科創生物醫藥公司一樣,Cassava科學手頭並沒有任何一款已經獲批的藥物,Simufilam的前景就是公司的「錢景」。
遭到質疑後,公司股價一度從146美元高位跌至42美元,但隨著刊發試驗論文的《神經科學雜誌》發聲表示經過審閱後沒有發現操縱數據的證據,股價在十一月初曾觸及100美元。
不過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有關Cassava試驗結果的爭議似乎仍將繼續,而且這一行為在醫學界一點也不罕見。
微生物科學家、曾揪出上百份科學文獻影像造假的顧問Elisabeth Bik對於業界的質疑表示附議,並稱她在描述Simufilam如何運作的論文影像中也找到了疑似「複製-粘貼」的痕迹。Bik並沒有任何與Cassava相關的持倉。
隨著美國監管機構下場,相關疑問料將持續更久。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爆料人給出的資訊最終被證實,除了賣空賺的錢外,他們還能從SEC手裡收到一大筆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