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冠病毒抗體重大發現!再也不怕德爾塔毒株
11月5日,重慶醫科大學宣布,該校新冠病毒應急攻關團隊發現了3個對新冠病毒多種突變株具有廣譜中和活性的超強抗體,即便對目前傳染性極強的德爾塔毒株也表現出強勁的中和能力。
該項研究成果於今年11月2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題為「Potent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with protective efficacy against newly emerged mutational variants」(《針對新冠病毒多種突變株具有保護作用的超強中和抗體》)。
目前的新冠疫苗已經可以有效控制中重型新冠肺炎的發病率,但多種新冠病毒突變株的出現,增強了病毒傳染能力,並導致新冠肺炎患者恢復期血漿、已研發的中和抗體甚至一些疫苗產生的保護性抗體產生耐性,發生突破性感染。
因此,針對新冠病毒多種突變株研發新型的廣譜性抗體藥物十分必要。
在黃愛龍、金艾順教授帶領下,從去年開始,重慶醫科大學新冠病毒應急攻關團隊與復旦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武漢病毒研究所等合作,通過重醫搭建的抗體篩選技術平台,採用單細胞克隆技術,從數十例康復患者恢復期的血液中,篩選出209株RBD(病毒進入細胞的關鍵部位)特異性抗體。
團隊鑒定出超過100餘株的假病毒中和性抗體,其中中和活力最強的3個抗體(58G6、13G9、510A5),對目前常見的多種假病毒或活病毒突變株,包括B.1.1.7(α)株、B.1.351(β)株,都表現出超級強效的中和能力,發揮出強大的阻斷性保護作用,展現出巨大的潛在臨床應用價值。
這3個抗體可以不受新冠病毒突變株的影響,對病毒進入體內的通道依然具有阻斷功能。
體內、體外的活病毒實驗證實,這3個抗體對德爾塔毒株、南非株等活力很強的病毒突變株,都發揮出強大的阻斷性保護作用。
由於這些抗體作用的靶點不同,還可聯合發揮作用以防病毒的快速突變——就像一個球隊里的前、中鋒和後衛,可聯合防禦,也可應對新突變株的出現(進攻)。
黃愛龍表示:「這3個抗體是對新冠病毒多種突變株具有廣譜中和活力的超強抗體,兼具預防性藥物和治療藥物的雙重特徵,有巨大的臨床應用前景。」
更可喜的是,篩選的這3個抗體可通過基因工程製造出來,實現規模化生產。
目前,重慶醫科大學正與國際知名抗病毒藥物專家聯合開發相關藥物,預計明年初可進入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