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效能,CODING 敏捷研發模組上線

  • 2019 年 10 月 4 日
  • 筆記

昨晚,巴黎聖母院失火,而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還沒來得及去欣賞它的真容。我們曾以為美好的事物會等待我們,偉大的目標也會等待我們。世事無常,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在軟體研發領域,敏捷研發就是這麼一個小步快跑來積極面對變化的工作方式。

敏捷研髮帶動企業小步快跑

敏捷研發是涉及整個軟體工程的理念與實踐,它的核心是迭代和增量式軟體開發方法。開發者快速發布一個可運行但不完美的版本投入市場,在後續迭代中根據用戶的回饋改進產品,新增一到多個用戶可以感知的完整功能,從而逼近產品的最終形態。敏捷實踐幫助企業以一個低預算迅速展開業務。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下,需求通常是緊急且不確定的,過大的前期規劃可能造成更多浪費。 敏捷研發的關鍵在於擁抱持續改進的心態。通過迭代讓團隊在一到三個星期就能看到產品功能的直觀變化,給團隊帶來持續激勵的同時,也讓團隊在迭代和增量中快速成長。

通過 CODING 開啟敏捷研發

從需求構思到軟體發布,CODING 將先進的敏捷研發方法融入到工作流當中來。

  • 維護需求池

產品經理將產品需求、用戶回饋、缺陷轉換而來的需求錄入到需求池。需求是指用戶解決某一問題或達到某一目標所需的軟體功能。當產品經理創建一個需求後,可以設置優先順序、截止日期、需求分類等基本資訊,並指定處理人員處理。較大粒度的需求需要分解為較小的子需求。

  • 規劃迭代

團隊成員進行迭代會議,對迭代的目標、內容、周期、負責人達成共識。迭代的生命周期按先後順序依次為未開始、進行中和已完成三個階段。

  • 跟蹤迭代

各成員按照優先順序處理自己負責的事務,每日通過 15 分鐘左右的站立會議,溝通迭代進度和期間發生的問題,迅速同步資訊。團隊所有成員可在迭代概覽中跟蹤迭代進度、事務處理趨勢和速度。

  • 回顧迭代

在迭代完成後,團隊對本次迭代進行復盤,反思出現的問題、評估迭代品質、總結經驗、並將復盤後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應用到下一次迭代中。同時,針對迭代遺留事務進行評估,決定哪些事務需要移入「未規劃」,哪些可規划進未來的迭代中。若存在未完成的子需求,可將其升級為父需求,並決定下一次迭代。

CODING 敏捷研發管理涵蓋了從產品規劃、需求管理、迭代規劃、任務進度跟蹤、開發測試、持續部署整個研發生命周期的管理,滿足不同大小團隊或企業的協作和管理。我們鼓勵 CODING 的用戶敢於想像,大膽行動,希望 CODING 能夠成為企業在荊棘之路上的創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