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批複:同意中國聯通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服務

12月31日,中國聯通官方宣布,2020年1月1日起,中國聯通eSIM可穿戴設備一號雙終端業務將從試點陸續擴展至全國。這是中國聯通繼2019年3月29日率先全國開通eSIM獨立號碼業務後的又一次重大革新。

聯通表示,eSIM,簡單來說,就是電子化的SIM卡,不同於原來的“燒號”,專門的eSIM晶片更加安全智慧。

eSIM技術帶來三大變革,一是卡槽去除,帶來了終端設計的自由,同時,由於晶片內嵌於設備之中,可以全面提升防水、抗震性能;二是號碼遠程下載,帶來用戶隨時隨地入網的自由;三是eSIM的多場景化,使泛智慧終端接入更為便捷,帶來了萬物互聯應用的更多可能。

今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中國聯通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複。

以下為工信部批複全文:

中國聯合網路通訊集團有限公司:

你公司《關於採用eSIM技術物聯網設備試驗方案的請示》(中國聯通集團函〔2019〕94號)等申請文件收悉。經研究,現批複如下:

一、為適應互聯網行業應用加快從消費型向生產型轉變的需要,原則同意你公司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

二、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僅限開通數據業務和與之相關的定向話音、定向簡訊業務。

三、你公司應嚴格遵守碼號管理相關要求,僅可使用13位物聯網號碼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

四、你公司僅可在自有渠道辦理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與轉售企業合作提供相關服務須另行申請。

五、你公司須加強業務規範管理、有效防範安全風險,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對eSIM平台的管理權和eSIM終端的寫卡權,不得以任何形式授權其他企業開通相關許可權和功能。

六、你公司應進一步完善網路安全防護、網路數據和用戶個人資訊保護、安全評估、安全事件應急管理等制度,切實履行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網路與數據安全的有關要求,強化相關管理措施,有效防範網路與資訊安全風險。

(一)嚴格按照物聯網卡安全管理有關要求,採取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措施做好業務功能限制,加強登記管理,加大使用監測及違規處置,防範安全風險。

(二)落實用戶個人資訊和網路數據保護責任,完善管理制度和技術手段,規範用戶個人資訊和網路數據採集、傳輸、存儲、使用和銷毀等行為,防止用戶資訊和數據泄露與濫用,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數據,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進行安全評估,加強對業務合作方的約束管理,簽訂數據安全協議,細化明確業務合作方的數據使用許可權、安全保護責任、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

(三)按照《通訊網路安全防護管理辦法》有關法律法規,落實網路安全定級備案、符合性評測、風險評估、安全防護等管理要求。

七、你公司應與eSIM設備提供商明確安全責任,確保eSIM終端和伺服器使用公開通用的技術方案,不得限制eSIM設備在其他運營商網路上使用。

八、你公司應在服務合約中明示資費、服務內容和有關風險,明確用戶享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責任,並履行提醒義務,切實做好相關用戶服務工作。

九、如出現影響行業發展、網路安全等方面重大問題,你公司應及時報告,並按照電信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採取有效措施予以穩妥處置,做好相關善後工作。

十、你公司應按照管理要求,將eSIM技術應用服務發展情況、用戶規模、應用領域、安全管理、產業鏈推動、存在的問題等情況報工業和資訊化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訊管理局。

十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訊管理局應緊密跟蹤、分析eSIM技術應用服務發展情況,及時解決市場問題,規範企業經營行為。加強市場監督檢查,強化網路安全監管,切實保障用戶合法權益,為eSIM技術應用服務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特此批複。

工業和資訊化部

2019年12月13日

工信部批複:同意中國聯通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