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分析模型全新上線,讓你的產品更懂用戶

  • 2021 年 10 月 28 日
  • 筆記

路徑分析直觀呈現了應用的使用情況,為產品的不斷迭代優化提供了數據支撐。通常以用戶一次會話次數中的各類事件節點來分析用戶的產品使用偏好。但是,對多業務線的產品而言,大量事件埋點後,路徑將變得十分複雜,桑基圖並不能有效、快速的對比用戶行為差異。

華為分析服務6.3.0版本新增頁面路徑分析模型,將頁面作為最小流轉節點,聚焦用戶訪問流失異常頁面的同時,可進一步探索用戶應用內各頁面跳轉的深層價值需求,幫助產品不斷提升用戶體驗。

一、由面到點,簡化還原用戶旅程

以購物類App為例,通常為了分析用戶購買關鍵轉化路徑,會定義如下事件:查看商品——加入購物車——開始結算——支付完成。用戶在完成購買事件閉環時,可能經歷了一系列搜索、查看商品詳情、查看用戶評價等動作,如果想完整還原用戶購買旅程並優化用戶體驗,需要在各頁面埋下不同事件。


*會話路徑分析模型示意

對開發而言,這樣的埋點工作量十分繁雜;對產品和運營而言,大量的事件堆疊形成的路徑桑基圖盤根錯節,可讀性差,無法快速定位用戶異常流失節點。由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可幫助我們快速找到問題根因。頁面路徑分析通過清晰簡化的頁面流轉桑基圖,從宏觀層面,幫助我們快速定位異常流失問題。

區別於以事件為節點的會話路徑分析,頁面路徑分析將頁面作為最小單位,將錯綜複雜的應用內旅程簡化到頁面層級,通過由面到點的方法,,先分析哪些頁面之間存在異常流失,再定位該頁面的事件流是否有邏輯設計矛盾。


*頁面路徑分析模型示意

例如,當發現支付頁面到支付完成頁面,用戶流失率很高,低於產品經理的設計預估時,我們應當考慮:用戶放棄了支付,具體流向了哪些頁面?是否存在共性因素?如果流失的用戶從支付頁面回到商品詳情頁的路徑佔比很高,那支付頁面的設計就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優惠券使用疑問、訂單資訊內容展示不直觀等因素,都是迭代優化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頁面事件設計待優化點。
通過這種由面到點,由頁面到事件的方法,運營同學可快速定位關鍵轉化節點用戶異常流失問題。

二、關注高頻頁面跳轉,不斷迭代優化

用戶體驗升級是產品不斷迭代的動力,豐富多樣的產品內用戶旅程反映了用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不同需求,通過頁面路徑分析模型可挖掘更多迭代優化方向。

例如,某社區類App,「首頁——搜索結果頁——詳情頁」是一條常規用戶使用線路。通過頁面路徑分析,發現詳情頁到搜索頁的流轉比例也很大,合理推斷,用戶在瀏覽詳情時存在疑問和其他感興趣的新內容,產品經理在後續設計迭代優化計劃時,可以考慮在相關關鍵詞上做超鏈接解釋標註,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

除關注功能優化點外,如果某兩個頁面之間過於頻繁跳轉,則需要考慮頁面間的關聯性。將頁面做減法,適當的頁面簡化,將包含兩個功能的頁面簡化規整到同一頁面,縮短用戶旅程,將有利於用戶體驗的提升。

頁面路徑分析模型幫助產品探索用戶應用內各頁面跳轉的深層價值需求,為產品經理的設計迭代優化思路提供了方向,助力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

了解更多詳情>>

獲取開發指導文檔:
AndroidiOSWeb快應用

訪問華為開發者聯盟官網
獲取開發指導文檔
華為移動服務開源倉庫地址:GitHubGitee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了解 HMS Core 最新技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