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蒸發3400億!茅台五糧液不香了
眾興菌業、吉宏股份相繼終止收購白酒資產,貴州茅台遭海外基金減持,以及加征消費稅預期的影響,白酒突然不香了。
白酒瘋狂不再,熱度正在逐漸褪去。
白酒不香了
眾興菌業上周終止收購聖窖酒業,吉宏股份19日晚間宣布終止對釣台貢酒業70%股權的收購,3萬股民徹夜難眠。
今年6月,主業為金針菇的眾興菌業、主營互聯網及包裝設計的吉宏股份先後擬收購白酒資產,幾個月後便揮手再見。兩家企業放棄白酒的理由一致,均因市場宏觀環境發生變化。
事實上,在白酒併購大潮里,在大型資本將行業優質標的篩選之後,輪到眾興菌業、吉宏股份進場,可供挑選的標的已不多。
眾興菌業擬收購的聖窖酒業已是第二次「賣身」,上一次準備賣給主營託管礦業業務的*ST園城未果;吉宏股份擬收購釣台貢酒業獲得的古窖酒業,截至今年5月,其負債超過億元,凈資產-130萬元,處於資不抵債之中。
在此之前,ST亞星收購景芝酒業半途草草收場、大豪科技重組紅星股份被中止,已經給今年的白酒併購市場敲響了警鐘。
斑馬消費注意到,這些「染酒」的企業均為首次涉足白酒行業,不僅缺乏行業經驗和人才儲備,看起來還有點些貨不對板。尤其,這些企業主業長期缺乏增長,寄希望穩定的白酒業務來提振業績。
比如,眾興菌業是甘肅天水一家食用菌企業,主營收入對金針菇產品依賴較大,2018年至2020年,金針菇產品收入分別是公司總收入的83.37%、78.5%和67.37%。
飲酒夢碎之後,眾興菌業連續3個交易日跌幅偏離值累計達20%,在18日、19日連續一字板跌停。吉宏股份股價同樣下跌,截至昨日(21日)收報15.90元/股,較6月29日高點34.16元/股已腰斬。
白酒板塊持續低迷
眾興菌業、吉宏股份先後退出這場酒局,除企業內部原因之外,白酒板塊的熱度遞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外因。
中證白酒指數(399997.SZ)在1月6日攀至20765.23點後一路回落,截至昨日(21日)已至17305.78點,較高點已跌下3459.45點,成為今年最慘的板塊之一。
今年7月,整個白酒板塊迎來比較明顯的回調節奏,白酒個股股價大幅回落。作為白酒板塊風向標,貴州茅台從今年2月18日最高點2608.59元/股下跌至昨日的1844元/股。18隻白酒個股大多嘗到下跌的滋味。
10月18日,白酒板塊再遭重挫,wind白酒指數跌幅超過8%,五糧液、貴州茅台、跌幅超過6%,山西汾酒和酒鬼酒跌停,整個白酒板塊一日蒸發3400億。
海外基金減持被指為本輪白酒股大跌的始作俑者。
截至9月底,美國資產管理巨頭資本集團旗下歐洲太平洋成長基金,持有貴州茅台582.32萬股,與二季度末相比,持有貴州茅台股份數降低11.19%。
9月份,安本標準(SICAV)旗下中國A股股票基金對重倉的貴州茅台減持,減持幅度達18.53%,同時,對五糧液減持所持股份的8.67%。安本標準似乎對中國新能源情有獨鍾,減持同時加倉了寧德時代和隆基股份。
富達國際旗下富達基金——中國消費新動力基金亦在9月減持了貴州茅台,減持幅度4.08%。
除海外基金大幅降低「含茅量」,上周加征消費稅預期加大,也是引發白酒板塊暴跌的原因之一。
白酒板塊本來弱勢,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市場恐慌,可能加征的消費稅對白酒行業形成實質性利空,隨著白酒消費稅可能由生產端向渠道和消費端轉移,兩端的壓力或將增加。
中信證券預計短期內這將引發市場對白酒板塊的擔憂。明星基金經理張坤甚至清倉式減持多隻白酒股。
A股喝酒難
2016年金徽酒成功登陸A股後,白酒板塊已無一家酒企順利上市。雖然國台酒業、郎酒先後衝擊IPO,隨著國台酒業申請終止審查、郎酒止步不前,中國白酒行業第三波上市潮似乎戛然而止。
白酒企業上市難,不僅有監管層對白酒降溫的態度,酒企自身也有不小的問題。郎酒、國台酒業及西鳳酒的內部治理與瑕疵,在監管層終難過關。
斑馬消費梳理髮現,在1996年至1998年、2015年至2016年兩輪白酒企業上市潮之後,僅有華致酒行在2019年登陸A股,成為酒商第一股。如今,酒商名品世家欲欲躍試,擬通過*ST寶德股份曲線上市,至今沒有塵埃落定。
鑒於白酒板塊難擴容,資本往往選擇曲線飲酒,復星系拿下金徽酒控制權後,再拿下捨得酒業的控制權。在這此前,維維股份通過直接收購枝江酒業、貴州醇,增加白酒業務。
先後被今世緣、ST亞星放棄收購的山東白酒龍頭景芝酒業,抱上了華潤和鼎暉投資的大腿。
入局景芝酒業,華潤欲再嘗白酒之甜。2018年,華潤參加山西汾酒混改,以對價51.6億元後的山西汾酒11.45%股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當初華潤受讓成本僅52.04元,截至昨日收盤價為326.62元,收益豐厚。
江蘇綜藝接盤枝江酒業和貴州醇之後,日前耗資百億在四川古藺縣簽約3萬噸擴產項目,豪賭下一個仁懷。
除了大型資本的推動,各地的引導,也是酒企頻向IPO發起衝擊的重要力量。
貴州省日前披露遠景發展目標提出要培育金沙、董酒、習酒等一批骨幹企業,加快推動企業上市,預計十四五末將有6家上市酒企。四川、江西、河南等地的上市後備企業名單中也有當地酒企的身影。
儘管有多方助力,白酒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難度依然不小。在去年頒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中已明確,包含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等12個行業,原則上不支援其申報在創業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