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最近的太空應該挺熱鬧。上周,中國剛送了新一波航天員入駐空間站。這周,俄羅斯又從太空接了一行三人回家。

不過俄羅斯接回來的這3個人里,只有一位是宇航員,另外兩位的身份是導演和電影演員。這一次他們是真的去國際空間站拍電影去了,這架勢本身就有點科幻感了。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而提到太空科幻電影,其實我們可以把目光撥回到距今119年前,那部被譽贊為一切科幻電影鼻祖的——《月球旅行記》。1902年,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根據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以及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拍攝了這部震驚世人的登月電影。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科幻電影的經典畫面,也是世界最早的定格動畫鏡頭1902年大概是什麼概念?

當時的中國還是清朝光緒年間,世界上甚至還沒有飛機。萊特兄弟的里程碑發明是在一年後才橫空出世的,但人們的腦洞已經飛奔到了月球。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這部《月球旅行記》講述的故事放在百年後看,仍舊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我們順著百年前的鏡頭,能找到不少極有想像力的怪誕畫面。

故事剛一開始,一群科學家們被召集在一起開會,驚奇的是,他們手中的望遠鏡在舉過頭頂後變成了板凳: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這是科學還是魔法?巫師開會不過如此。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之後主講人在黑板上陳述自己的登月思路——我們造台特殊的機器,然後對準月亮,就能被送到那裡了。

雖然有人反對,但最後會議還是通過了提案,人們開始為登月打造交通工具——巨大的子彈型太空艙: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別說,現在的飛船看起來確實像是子彈。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到了發射那天,整座城市人頭攢動,因為發射台在最高建築物的屋頂,不少市民自備望遠鏡觀看發射現場: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登月科學家們站在高處向圍觀的群眾們致敬告別: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然後他們一一進入太空艙內,美麗的工作人員為他們關好了艙門: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在一群姑娘們的推動下,太空艙被送入了軌道等待發射,姑娘們脫帽致意的鏡頭成了後來許多電影效仿的橋段: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這些演員來自女神遊樂廳,當時巴黎最火的夜總會之一接下來就是登月環節了,萬事俱備,就差點火。在美女啦啦隊的演奏聲中,發射員點燃了大炮,宣告登月成功: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子彈太空艙被砸到了月球臉上的場景,更成了經典鏡頭: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不少網友越看越熟悉,直呼天線寶寶。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艙門打開後,作為地球熒幕上踏上月球的第一人緩緩走出子彈倉: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成功登月的科學家們手舞足蹈遙望金燦燦的地球: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在確認已經安全後,他們拿出了睡眠毯,結束一天疲憊的狀態,並排呼呼大睡: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現實中人類在1969年才實現登月,看起來倒是沒這麼愜意。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回到電影,一行人在睡夢中,北斗七星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晝: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帶著尾巴的彗星不時路過: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他們還夢到了女神娛樂廳的演員們變成了希臘神話故事中的女神,為科學家們帶來了月球上的第一次降雪: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被冰雪驚擾的科學家們從睡夢中驚醒,發現……確實是真下雪了,慌亂中在身後的地面上找到一處通往月球內部的洞穴: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被寒冷侵蝕的一行人當即決定進入洞穴中取暖: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這個神奇的山洞裡面全是巨大的紅蘑菇,一位科學家把手中的雨傘撐開放入土中,這把傘居然也變成了蘑菇: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奇異的場景讓科學家們有些退縮,就在後撤時,一位塞勒尼特人出現了,這是一種生活在月球上的外星人,模樣是半人半蟲,被人類攻擊後會變成一團煙霧而死: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但隨即更多的塞勒尼特人出現了,科學家們寡不敵眾,被捕獲成為俘虜: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在被帶到國王面前後,科學家們進行了反抗,其中一人掙脫束縛衝到寶座前把國王摔在地上,擒賊先擒王理解的可以說是非常透徹了: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失去國王的外星人們震怒了,他們對這群科學家展開了猛烈的追捕: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科學家們的狀況非常不樂觀,一群人飛速趕到先前停放在懸崖的子彈太空艙,留出一個人順著懸崖繩索滑下,帶著整個艙體墜落,試圖以此離開月球掉回地球: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科學家們沒注意到的是,一個塞勒尼特人在太空艙下墜的瞬間飛躍而上,扒在了太空艙上: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在奇妙的重力作用下,科學家一行人迫降在海洋中: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這一幕,漫畫角色琦玉高喊:這操作我熟悉。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科學家一行人在海中降落後,等在岸邊的搜救郵輪及時的把他們帶回陸地: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在一片歡快的遊行中,電影走向了結尾——科學家們凱旋而歸,成為了歷史上首批登月的人類: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當然,還有一個小倒霉鬼跟著太空艙一起到了地球。人們將它捆綁束縛著,帶到人群前,從此地球上多了一位塞勒尼特人。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這部119年前的電影僅有14分鐘,但卻將故事拍攝得非常精彩,還把畫面拍出了變魔術一般的吸引觀眾。

這就要介紹《月球旅行記》導演喬治·梅里愛的另外一個身份了——魔術師。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的魔術師身份,令他對舞台布景頗有心得。看著非常有質感的電影布景搭配演員們的舞台特技,讓現在的觀眾們欣賞這部電影時,仍舊能感受出畫面的藝術感。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喬治·梅里愛為《月球旅行記》搭建場景《月球旅行記》除了太空題材大膽有創新,在拍攝手法上也創下無數先例:停機再拍、轉場、快鏡頭、慢鏡頭、微景觀拍攝……

看到這裡不得不說,這位導演確實是站在了時代前端的一位鬼才。但可惜的是這部電影並沒有為他帶來財富。

《月球旅行記》在歐洲上映時,被托馬斯·愛迪生盯上了,他讓自己的的小助手秘密拷貝走片源並帶回美國,於是電影在美國上映的所有收入都進了愛迪生的口袋。幾年後,落魄的喬治·梅里愛宣告破產失業。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百年過去,人們依舊執著於拍攝各類太空星際題材的科幻電影,只是如今的人們已經站在了前人無法想像的地方。

從還沒有飛機的《月球旅行記》,到俄羅斯電影團隊已經進入太空拍電影。而我們中國更是一路走來,如今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空間站。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或許下一個119年,後人會看著我們拍的科幻大片,說著現在人們不知道的定理。儘管那時候我不一定還在,但想到這些,內心卻依然充滿期待。

清朝光緒時期拍的登月電影 到底有多科幻?

談論全新宇宙定律的後人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