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是老年人”專利”?看完再不敢亂喝碳酸飲料、咖啡了
如果家裡有老年人,那麼大家一般都會特別注意,生怕老人磕了碰了。
小孩子整天跑來跑去,摔個跤爬起來繼續跑來跑去,但很多老年人卻是骨頭變「脆」了,禁不起折騰。這往往是骨質疏鬆症在作祟。
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量減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傷,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發病率非常高。
據文獻顯示,中國60歲以上人群中,49%女性患骨質疏鬆症,男性為23%;50歲以上人群中,20.7%女性患骨質疏鬆症,男性為14.4%。
那麼骨質疏鬆症都有哪些癥狀?如何預防?如果中招了該如何治療?
今天是世界骨質疏鬆日,我們就來聊一聊骨質疏鬆症那些事。
骨質疏鬆有什麼癥狀?
骨質疏鬆症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癥狀,所以也稱之為「靜悄悄的疾病」。
但是隨著病情不斷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腰背部疼痛,甚至「渾身痛」,夜間更為明顯,有時會影響睡眠,白天活動以後疼痛一般會減輕,有可能在很長時間內反覆出現,時輕時重,常常伴有乏力、腿抽筋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身高變矮,駝背。
在無外傷或者輕微外傷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最常見的是脊柱骨折,危害最大的是髖部骨折,另外,肩部骨折、腕部骨折、骨盆骨折等也是常見的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是如何發生的?
如果把骨骼比作一座房子的話,大約在30歲以前,是以「造房子」(成骨細胞)為主,我們的「房子」會越造越高,並達到所謂的「骨量高峰」。
30歲至40歲之間,「造房子」(成骨細胞)和「拆房大隊」(破骨細胞)勢均力敵,房子的高度保持穩定。
40歲之後「拆房大隊」(破骨細胞)逐漸佔據上風,但在雌激素的嚴密保護之下,可以抑制「拆房大隊」對房子的破壞,造房子和拆房子還是處於相對平衡狀態。
女性絕經以後,雌激素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拆房大隊」失去了抑制作用而變得肆無忌憚,這樣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症。
該如何防治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可防可治的。要預防它,我們從小就應該做好骨骼保健工作,如均衡飲食,補充足量的鈣和蛋白質,多曬太陽,經常鍛煉身體,這樣可以增加我們「造房子的高度」,增加骨量峰值。
還有,長期大量喝碳酸飲料、咖啡和濃茶也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應盡量避免。
中老年人群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做骨密度檢查,了解骨量情況。
早期診斷,早期規範化治療,可以有效提高骨量,顯著降低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治療主要包括基礎治療措施和使用抗骨質疏鬆的藥物。通俗地說就是要「葷素搭配,素菜天天要有,葷菜要看具體情況」。
「葷菜」是指抗骨質疏鬆的藥物,主要是抑制破骨細胞(限制拆房大隊)的藥物和促進骨形成的藥物(幫助造房子)。「葷菜」的種類很多,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合理選擇使用。
「素菜」主要是補充鈣和維生素D。對於鈣的補充,食補是重要的鈣質來源,如牛奶、酸奶、深綠色的綠葉蔬菜,豆製品及堅果等,對於50歲以上的人群來說,每日食補的鈣質並不能滿足人體的需求,因此推薦在食補的基礎上再補充鈣劑。
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非常少,最環保的補充方式是曬太陽,正確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要做到以下兩點:
1、四肢暴露、不使用防晒霜、不隔玻璃、不打傘;
2、每周高品質地曬2-3次,每次5-10分鐘,時間選擇在10:00- 14:00之間。
對於維生素D缺乏的人群,除了做到正確曬太陽之外,還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
這些謠言不要相信
謠言1:治療骨質疏鬆症只要補鈣就行了
闢謠:補鈣只是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基礎治療措施,單純補鈣無法治療骨質疏鬆症。
謠言2:喝骨頭湯能預防骨質疏鬆症
闢謠:骨頭湯中的鈣含量很低,且鈣離子不會溶解在水裡,難以吸收,而脂肪含量卻很高,因此,喝骨頭湯是無法預防骨質疏鬆症的。
謠言3:長期服用鈣片會得腎結石
闢謠:雖然腎結石的主要成分包含鈣,但它的形成原因並不是鈣攝入過多,而是因為體內草酸含量過高。因此,像一些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草頭、茭白等,一定要焯熟後再食用。
謠言4: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的疾病,與年輕人無關
闢謠:骨質疏鬆症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如有骨質疏鬆症相關的癥狀,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謠言5:人老了,就會得骨質疏鬆症
闢謠:骨質疏鬆症是可防可治的,在中青年時期,盡量提高骨量峰值,延緩或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50歲以後,每年檢查一次骨密度,了解自身骨量,如果出現骨質疏鬆症,要遵醫囑按照「葷素搭配」的治療方法進行規範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