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表態:儘快製造出中國人在月面第一口氧氣

在月球探索上,中國已經實施了三期嫦娥工程,做到了從月球取樣返回,未來中國還將探索在月球建設基地的可能,其中一個前提就是在月球上大規模製造氧氣。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已經開展了月壤制氧技術,爭取製造出中國人在月面第一口氧氣。

在日前舉行的工程科技論壇:深空探索科學技術與應用大會上,航天五院508所果琳麗研究員介紹了中國月壤制氧技術上的最新進展。

果琳麗研究員指出,在月球上製造氧氣可以採用熔融電解法,該技術可將月壤或者岩石加熱熔融後進行通電電解,氧氣從熔體中以氣泡形式釋放出來,加熱到1600-2500度時含氧岩體就可以分解產生氧氣。

這個技術步驟簡單,無需附加試劑,也不考慮材料的回收和循環,除了制氧之外,還可以實現純度較高的硅、鐵及其他金屬材料的製備。

不過該技術需要高溫條件,因此有較大的危險性,優點是效率高,100公斤樣品可製備20-30公斤氧氣。

根據果琳麗研究員所說,航天五院511所已通過利用嫦娥探測器平台,應用小型反應爐,開展月面制氧試驗,取得了一定成效。 ​​​​

中國研發月壤制氧技術:儘快製造出中國人在月面第一口氧氣

中國研發月壤制氧技術:儘快製造出中國人在月面第一口氧氣

中國研發月壤制氧技術:儘快製造出中國人在月面第一口氧氣

中國研發月壤制氧技術:儘快製造出中國人在月面第一口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