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你的第一個yum源
- 2020 年 1 月 2 日
- 筆記
本文標識 : L00018
本文編輯 : 滅霸 編程工具 : redhat7 閱讀時長 : 5分鐘
yum源就像是一個寶庫,裡面有許多rpm包,誰想去裡面取東西只要指定路徑就可以,那麼我們如何搭建自己的倉庫呢?
YUM搭建
客戶端建立自己的YUM源
環境 :以本地ISO作為YUM源
1、掛載ISO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o loop \我們首先需要將ISO鏡像掛載上,mount為掛載命令

2、建立YUM源
cd /etc/yum.repos.d/
vi my.repo
注意:名字一定是repo結尾的,系統會自動識別這個文件後綴。
3、my.repo內容如下定義YUM源的名字
[my-source]
對 YUM源的注釋name=abc
YUM源位置(可支援FTP/HTTP等) baseurl=file:///mnt/cdrom
是否啟用此YUM源.0為不啟用,1為啟用enabled=1
gpg秘鑰檢測功能是否支援.0為否,1為允許gpgcheck=0
指定 gpg秘鑰所在路徑及名稱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Test

4、測試
yum repolist
yum search xxx
yum install xxx -y
當有多個yum源時可以通過配置優先順序來確定哪個源最優先考慮(CentOS)
#yum install yum-plugin-priorities -y
在 yum的源配置文件中加入
priority=N [N=1-99, 數字越低優先順序越高]
priorities的插件安裝在/etc/yum/pluginconf.d中,配置文件為priorities.conf
如設置了優先順序,需要注意當優先順序1(最高優先順序)存在軟體且其他優先順序也存在此軟體,則僅以優先順序1為準。如低優先順序此軟體有新版本,而高優先順序沒有新版本(如使用ISO作為repo)則軟體不會更新。
RPM: RedHat Package Manage(RedHat 包管理)
RPM為二進位軟體包,用戶可以直接對軟體進行安裝.
RPM的組成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
1.軟體名
2.軟體版本號
3.架構[i686,x86_64,noarch]
4.後綴名[rpm(二進位包)/src.rpm(源程式碼包)]
RPM特點
1.二進位文件不用對軟體進行編譯然後在安裝
2.對src.rpm包可以再次進行調整並生成二進位軟體
3.對軟體的控制、查詢、卸載非常方便
4.軟體包關聯處理不智慧
命令:rpm
功能 :安裝後綴為RPM軟體
語法格式:rpm < 選項> < 軟體包名>
選項 |
用法 |
---|---|
-i: |
安裝軟體包 |
-v: |
安裝時顯示安裝資訊 |
-h: |
以「#」作為進度條顯示安裝進度 |
-e: |
刪除軟體包 |
-U: |
升級軟體包,如果升級的軟體包不存在,則轉為安裝 |
-F: |
升級軟體包,如果升級的軟體包不存在,則放棄升級 |
–nodeps: |
忽略軟體包的關聯包 |
–force: |
強制安裝,忽略錯誤/提示等資訊 |
選項:
-q:查詢,查詢選項有許多副參數
1) -qa: 查詢本地系統當前所有已安裝的軟體包
2) -qf: 查詢某個文件/目錄由哪個軟體包安裝所產生的
3)-ql: 查詢某個軟體包的安裝路徑
4) -qi: 查詢指定軟體包的詳細資訊
5)–whatrequires: 查詢指定軟體包的關聯包
6)–whatprovides: 查詢某個模組屬於哪個軟體包
7) -qR: 查詢指定軟體需要哪些模組才能正常工作
8)-qd: 僅查詢幫助文檔
9)-qc: 查找配置文檔
10)-q –scripts: 查詢安裝/刪除軟體包的腳本
11)-q –changelog: 顯示軟體包更改的資訊
-qlp:顯示指定軟體包的資訊
–root:指定軟體的安裝目錄
-V:驗證已安裝的軟體選項使用時
如果使用-V時沒有出現任何資訊則代表其軟體安裝的所有文件均沒有被修改或其他動作。如出現相關資訊則代表某個方面被修改過
其資訊程式碼表示
選項 |
用法 |
---|---|
-V |
代表表示 |
5: |
MD5 checksum |
S: |
文件大小 |
L: |
Symbolic link (連接符號) |
T: |
文件的修改時間 |
D: |
設備 |
U: |
文件屬主 |
G: |
文件屬組 |
M: |
文件的許可權及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