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反抗「996」!四個95後年輕人做了個「公司作息表」
今天,上班的時候,突然我的幾個微信群裡面,都不約而同地有人發一個騰訊文檔。
文檔的名字特別簡單,就四個字 「 公司作息 」,我本來以為是什麼考勤表。
結果打開一看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個匯總互聯網行業公司的 「 打工人作息表 」。
這表格有三千多條,不僅涵蓋了基本上所有的互聯網 「 大廠 」,還包含了金融,國企,房地產等等行業。
簡單來說,這份表格統計了這些公司和部門的工作時間和周報情況,用來給應屆生求職做參考。
我把這份表格翻了翻,發現有些內容還是挺逗的。事先說明一下,由於這是一個提交資訊就可以添加的表格,所以真實性也無法百分百保證。
比如說,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下班時間還都在 9 點之後。
像是字節跳動,小米,騰訊,阿里,這些公司基本上下班時間全都在 9 點之後,甚至會到 10 點,11 點。
當然,鑒於有些公司會有 「 8 點免費晚飯,9 點免費班車,10 點打車報銷 」 這種傳統,9 點下班也不一定就是在工作啦。
而且,我還發現基本上互聯網大廠的工作時間都是 5 天了,原來大小周的日子已經很少存在了。
雖然吧。這一部分可能是因為 「 大小周 」 的工作時間要付出更多的 「 加班費 」,但不管怎麼說終歸是個好事。
而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是,那就是在 3000 多條的公司的資訊中,很多公司都有一兩百條,騰訊更是有快 200 多條。
但是,同樣是互聯網大廠的拼多多的只有 12 條,而拼多多也是為數不多,還實行 6 天工作日的公司。
只能說,這大概就是拼多多的 「 本分 」 吧。
不過,除了工作時間之外,這個表格還有一個備註的區域,這裡面是一些人對自己公司的情況介紹,有一些吐槽也很歡樂。
比如說,有個微軟蘇州的朋友,上班時間早 10 晚 5,周五 3 點多就能走,直接在備註裡面說 「 卷王別來 」。
看來外企的工作是真的爽啊。
還有,騰訊文檔官方的員工甚至也到裡面喊話招人,說這麼火你們還不來一起維護。
再比如阿里影業公關部有人在備註裡面說 「 2020 年 8 月離職,2021 年 2 月老闆死了,新老闆可能改變作息 」。
我以為她在開玩笑,但是查了一下,發現這居然可能是真的,他說的這個人可能就是原阿里大文娛的公關總監張威。
除了吐槽之外,備註中也有一些質疑的內容,比如上面說的拼多多的多多買菜部門,有個人寫了個 9 點下班,備註裡面全是有人吐槽 「 多多買菜怎麼可能 9 點下班 ? 玩不起別寫。為了招人騙人寫 9 點下班?不要臉。」
說起來,很多人可能不會相信,製作維護這個表格的居然是四個 95 後,都是剛剛畢業在秋招階段的應屆生。
他們在找工作的時候發現很多的公司雖然嘴上說著 「 彈性工作 」,但是彈簧只會拉長,不會壓縮,工作時間都被彈成了 1095,11105,一天照樣要工作十個小時以上。
為了工作資訊能夠透明化,所以他們製作了這麼一個表格,希望能幫助到所有打工人們。
在知乎上,其中一個 00 後的主創成員說 「 我們願意出一份力,即使毫無作用。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不得不說,這個表格讓我很感動,不僅因為這個事情本身,更是因為做這個事情的人是四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
相信很多人在剛工作的時候都會有著一腔熱血,看到這種不公平的事情還會很憤慨,覺得公司的這些行為不合法,覺得 996 不合理,想要去改變。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都習以為常了,覺得也就這樣了,覺得還能怎麼辦呢?既然無法反抗,害怕丟掉工作,那就只能接受了。
年輕人的人們被大公司逐漸改變,熱血漸冷,成為了一個個流水線上的螺絲釘。
可真的就逆來順受了嗎?如果不是因為沒有辦法,誰願意 996 呢;如果能夠幫助後來的人,誰不願意呢?
看著那些年輕的身影,看到他們熱血,不甘於被大公司所 「 異化 」 的身影,我相信每個打工人眼中都能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
這也是為什麼在這篇文檔發布後的幾天之內,就有 4000 多條的資訊,數十萬的瀏覽量。
其實,在 2019 年的 「 996.icu 」 之後,湧現了不少 「 打工人互幫互助 」 的活動。
為了防止中國的瀏覽器進行屏蔽( 他們不是沒幹過 ),這項目都放在了 Github 上面。
比如像是 「 996.OD 」,就是一個記錄常見的職業病並提供預防手段,以及猝死案例的項目。
比如像是 「 996.Law 」,是向打工者科普如何通過法律手段向公司維權,進行勞動仲裁,索要補償金和加班費的項目。
還有我們之前曾經寫過文章的,幫助打工人自動標記有 「 996 」 行為的插件 「 996.Natasha 」。
甚至還有人利用區塊鏈技術,做了一個 「 996.Blockchain 」,讓打工人可以上傳自己的證據摘要,作為電子戳,幫助取證。
在以前,互聯網的工作曾經被人認為是先進工作的代表。Geek,技術宅,自由而平等的氛圍,不被資本控制,用技術提高生產力,這些是初代的互聯網工作者曾經堅持的信念。
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漸漸的,更多的人發現,自己就是個給資本打工的 「 工具人 」 。
而且,不僅僅要是工具人,還要是 「 耐用便宜省事 」 的 「 工具人 」 。
我覺得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2019 年的 「 996.icu 」 的時候,我看到很多人說,這只是作秀,什麼都改變不了。
但是,現在打工人正在用自己的方法在和 「 996 」 做反抗,他們在努力用技術手段來抹平資本所控制的不透明資訊。
希望這個表格能夠繼續存在下去,繼續為後來的互聯網人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就如同項目發起人 「 禿頭才能變強 」 所說的那樣,讓它成為一個照亮人們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