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認識電腦處理器的劃分?比如Intel i5、i7?

首先我們要知道現在電腦處理器的品牌有兩個一個是Intel另一個是AMD,他們兩家現在的命名規則基本都是相近的,Intel家的Core系列是主力產品,而AMD方面則以Ryzen系列處理器作為主力,下面先來說說Intel家的。

Inetl家的桌面Core處理器下面細分出Corei3/i5/i7/i9這四個等級,這是按處理器的核心數以及執行緒數劃分的,而頻率與快取容量只會影響後面的數字,而現在HEDT也就是高端桌面平台的CoreX系列處理器全部都屬於Corei9了,他們的命名規則就有點不一樣。

最頂級的CoreX系列處理器用的是LGA 2066平台,和主流的LGA 1151不一樣,命名規則上,他們的最後一位都是“X”,而不是主流平台上代表不鎖頻的“K”,應該是未了便於區分它用的是不同的平台,現在的第十代CoreX全部都是Corei9,核心數量從10起步,最多18核。

Corei9現在第九代是8核16執行緒的,而下一代則有可能升級到10核20執行緒;

Corei7現在第九代是8核8執行緒的,而下一代則會支援超執行緒,變成8核16執行緒;也就是說和現在的Corei9一樣;

Corei5現在第九代是6核6執行緒的,下一代會支援超執行緒變成6核12執行緒,也就是第八代Corei7那個規格;

Corei3現在第九代是4核4執行緒的,下一代會支援超執行緒變成4核8執行緒,也就是第六/七代Corei7那個規格;

在Core系列處理器之下還有奔騰和賽揚處理器,其實他們還有細分為奔騰金牌和銀牌,賽揚G、J、N等,不過實際上除了奔騰金牌和賽睿G之外其他都比較少見,所以就不介紹了。

至於處理器的後綴,現在桌面處理器大致有K、F、T、S四種,啥都沒有的就是65W的標準版處理器,其他的具體請看下錶:

怎麼認識電腦處理器的劃分?比如Intel i5、i7?

AMD方面,他們家的HEDT平台就RyzenThreadripper,前兩代搭配的是X399主板,最新的第三代搭配的是TRX40主板,這一代的核心數量直接從16核起步,目前最多32核,未來還要出64核版本的。

Ryzen9是第三代才開始有的,核心數12核或16核,是AM4平台最頂級的處理器;

Ryzen7從第一代到第三代都是8核16執行緒的;

Ryzen5就有些複雜,核心數4到6個,有4核8執行緒、6核6執行緒和6核12執行緒三種規格,而且同一代的CPU和APU的架構是不同的,APU的架構是上一代的;

Ryzen3都是4核4執行緒的,而且從第二代開始就基本都變成APU了。

在Ryzen處理器之下還有2核4執行緒的速龍處理器,全部都是APU,此外還有些A系列的APU,是舊的推土機架構的,不過這些基本都比較少見了。

至於AMD處理器的後綴就要簡單多了,X的就是支援完整支援XFR技術,G的就是包含內顯,E的就是節能版,TDP 35W。

Intel十代奔騰G6600、賽揚G5900現身:提頻最多200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