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圍」近10米 中國重型登月火箭穩了:7年後要首飛
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即珠海航展)期間,國產火箭好消息不斷。除了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之外,還有更大更重的新一代重型火箭,「腰圍」近10米,奔月軌道運載能力可達50噸。
據報道,中新網記者9月29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獲悉,為滿足未來載人月球探測、深空探測等任務需要,中國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正在推進中,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0噸,預計將於2028年前後首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設計部副主任設計師劉秉介紹道,該型火箭「腰圍」近10米,身上的4個助推器直徑和長征五號火箭「腰圍」大小相同。
每個助推器有2台4800千牛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芯一級有4台推力4800千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芯二級有2台真空推力2200千牛的氫氧發動機,芯三級有4台真空推力250千牛的氫氧發動機。
這麼「壯」的新火箭,其「力氣」究竟有多大?劉秉表示,這取決於火箭發射的「目的地」;
通過對助推器數量的調整構建火箭的系列型譜,可以將50噸至140噸的航天器送往近地軌道,或者將15噸至50噸的航天器送到奔月轉移軌道,還能將12噸至44噸的航天器送到奔火轉移軌道。
目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已突破一系列相關關鍵技術:中國首台220噸級發動機樣機、中國首個2.5米級重型氫氧發動機噴管、世界第一件採用整體鍛造技術的10米級鋁合金環件、中國首個可應用於液氧環境的大容量低溫鈦合金氣瓶、世界上最大的火箭貯箱瓜瓣……
在諸多「中國第一」和「世界第一」的加持下,重型運載火箭綜合性能指標將達到國際運載火箭的先進水平,可以滿足未來較長時期中國深空探測、載人月球探測等國家重大科技活動的任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