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收藏:主板常用介面介紹與插接教程
- 2019 年 12 月 30 日
- 資訊
相比成品主機,自己組裝電腦不但便宜不少,而且各部分硬體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專門訂製,可以極大的節省資金。
不過主板上各種介面卻讓很多新鳥頭大,稍不注意接錯了,點不亮機器也讓人鬱悶。
今天,影馳以自家的X570M大將主板為例,介紹了主板常用/必用的介面,以及具體的插接方法,大家可以收藏。
主板的主要介面可以大致分為四大類,即硬體介面、電源介面、機箱前置介面、後置I/O介面。
硬體介面包括:
CPU插座、記憶體插槽、顯示卡插槽、M.2插槽、SATA插槽、其他PCIE插槽、風扇介面。
電源介面包括:
CPU 4+4Pin供電、主板24Pin供電、PCIE輔助供電(此類型介面十分稀少,本文不介紹)。
機箱前置介面:
開機重啟鍵及硬碟指示燈、USB2.0介面、USB3.0介面、音頻介面。
後置I/O介面:
USB介面、影片介面、網線介面、音頻介面
下面分開進行講解。
類型一:硬體介面
CPU插座
主板中間偏上的位置許多小孔的方塊,就是CPU插座了。在安裝前需要將下方的小鐵棒輕輕按下後拉起,這樣就可以將底座的孔鬆開了。第二步要對齊介面方向。CPU正面有一個角會有一個小小的三角形,將這個位置與主板上的三角形缺口對齊,輕輕放下CPU,讓所有的針腳落入孔中。對齊插入後,將小鐵棒按會原位即可。
記憶體插槽
記憶體插槽中間偏移的位置有一個小擋片,對應記憶體的豁口。記憶體插入前需要先將兩側的卡扣打開,對準豁口以後,從兩側垂直用力向下按壓記憶體,直到卡扣自動扣上,聽見“咔”的一聲就是正常裝上了。如果是一條記憶體就裝靠近CPU的第2條,如果是2條記憶體就裝2、4槽,4條插滿就完事了。
顯示卡插槽
顯示卡插槽位於CPU的下方,第一條比較長的右側帶卡扣的槽,也稱PCIE插槽。除了可以插接顯示卡,同樣支援其他PCIE介面設備,例如影片採集卡,音效卡,無線網卡等。像我這片影馳X570M大將,還做了金屬包邊,其實是為了加固,普通的PCIE插槽是沒有金屬包邊的。安裝顯示卡與記憶體基本一樣,先將卡扣打開,然後對準豁口,將顯示卡垂直查下去,卡扣將自動扣上,並且伴隨著“咔”的一聲,十分清脆。
M.2介面
M.2硬碟具有體積小,容量大,速度快,免插線等特點,已經成為了主流一種存儲方式,所以除了集齊低端的主板,普通中高端主板都會配備這樣的硬碟介面。對準豁口插入M.2,擰上尾部的固定螺絲即可。一般主板出廠就將M.2固定螺絲預裝在了銅柱上,擰下來裝上M.2後再擰回去就好了。
SATA介面
一般主板配備4個以上,用於連接2.5英寸固態硬碟和3.5英寸機械硬碟。SATA線兩頭介面都是一樣的,一頭插在主板上,一頭插在硬碟上。按圖示對齊L型,垂直向下插入,會聽到“咔”的一聲脆響。拔出SATA線需要按住金屬片,再向反方向拔出,不可直接用力拽。
其他PCIE槽
一般ATX主板會配備3條長的顯示卡插槽,除此之外,主板上還有多個短的PCIE槽,且沒有卡口,我們稱之為PCIEx1介面。這類介面多用於安裝無線網卡、音效卡、採集卡等。同樣是對準豁口,垂直向下插入即可。由於沒有卡扣,所以右側的擋片一定要用螺絲固定在機箱上。
風扇介面
一般主機需要安裝散熱器和多個風扇,這就需要用到CPU_FAN介面了。他一般是4針,一側有3針寬度的塑料擋片,用於指示方向。另外還有SYS_FAN介面,用於插接機箱風扇,外觀也CPU_FAN一致,都可以在BIOS介面進行轉速策略設定。
類型二:電源介面
CPU 4+4Pin 供電
電源插接CPU供電的線頭是4+4個針孔,對應主板左上角的8Pin。一側帶卡扣,對準後垂直插入即可。
主板 24Pin 供電
主板右側一排長條的插孔,為主板上的各部分配件供電,例如記憶體、顯示卡、M.2等。
一個電源通常只有一個24Pin介面,有些是分開的20+4Pin,插入時需先合併。卡扣向外側,垂直插入即可。這個介面沒有插緊將導致主板無法通電,開機沒有任何反應。
類型三:機箱前置介面
開機重啟鍵及硬碟指示燈
這是許多新手翻車的地方,主板上的各類插針太多了,下面一排密密麻麻,根本無從下手。其實只要你找到主板上的PANEL字樣就可以就近鎖定開關介面了。一般主板的開關介面位於右下角,上下兩排,上面4針,下面5針,右上角缺一根。
我們遵循一個左正右負的原則,如果沒有辦法一次將所有的插頭插入,可以分開一個個來。也有部分主板附贈了一個集合插頭,可以先將開關線全部插入插頭,再一次性將插頭插入主板。
USB2.0介面
如果你的機箱前面板有配USB2.0介面,那你會找到一條標註了USB字樣的插頭,主板下方找到F_USB字樣的介面,一般是上5針,下4針,右下角缺一根。對照孔位垂直插入即可。像我這片影馳X570M大將主板,有2個USB2.0介面,隨便插哪個都行。
USB3.0介面
USB3.0介面比USB2.0介面讀寫速度更快,拷貝資料更節約時間。主板上的USB3.0介面是長條形的細針介面,有一側帶豁口。機箱的USB3.0接頭多為藍色,一側有突起。將突起一側對準豁口,垂直向下插入即可。
音頻介面
前置音頻介面方便日常插接耳機使用,接頭一般印有AUDIO字樣。主板的音頻介面一般位於左下側,旁邊帶AUDIO英文絲印。採用上4針,下5針,右上第二根缺針。音頻線同樣有一個孔為封閉狀態,對準針孔垂直向下插入即可。如果你確認自己用不到前置音頻介面,不插也可以。
類型四:後置I/O介面
後置I/O介面集中在主板的左上方,用於連接外部設備,像鍵盤、滑鼠、網線、音響等。
USB介面
黑色為USB2.0介面,通常用於插接滑鼠鍵盤。黑色旁邊的是PS2介面,用於插接老式的滑鼠鍵盤,可以免驅動。藍色為USB3.0介面,可用於插接移動硬碟、U盤等設備。
影片介面
日常都是用顯示卡負責畫面輸出,但在無獨立顯示卡使用集成顯示卡時,就需要用到主板的輸出介面。
小一點的T形口為HDMI,可以輸出更加高清的影像,兼容比較新的顯示器。大一些的黑色多孔介面為VGA介面,可以連接款式老一些的顯示器,且解析度有限。
網線與音頻介面
凸形口為網線介面,插入水晶頭,另一端連接路由器。綠色介面為音頻輸出可以插接耳機或者音響,紅色為麥克風,藍色為音頻輸入可以將其他設備的聲音採集到本台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