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iPhone 13!沒想到iPad mini 6更讓我愛不釋手
- 2021 年 9 月 23 日
- 資訊
- iPad mini 6, 蘋果
雖說大家都將目光聚焦在iPhone 13上,但第六代iPad mini才是我個人在本次蘋果秋季發布會上最期待的產品。因為這次新iPad mini擁有該產品線自2012年首次亮相以來最大幅度的改變,方正的機身,搭配全螢幕,可以說從內到外「徹底煥然一新」。
全螢幕、A15仿生、一手掌握等關鍵詞一併出現在iPad mini中,造就了當下蘋果生態圈中的「性能小鋼炮」。而且你會發現,新款iPad mini的晶片與iPhone 13系列完全一致,這也讓它在某些方面甚至能與自家的其他產品一爭高下,畢竟當下除M1晶片外,A15仿生就是地表最強的移動處理器。
拿到iPad mini的這段時間,它已經成為我除手機外使用頻率最高的移動設備,我相信當你拿到iPad mini以後也會如此。為什麼這麼說?今天給你答案。
如何在保持整機小巧的同時增大螢幕尺寸?「全螢幕」是當下的最佳選擇。得益於全新的ID設計,新iPad mini的螢幕尺寸升級至8.3英寸,同時高度相比上一代還略有縮小。
但是,它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寬度,這種設計可以確保單手握持iPad mini時,依然可以獲得良好的手感。
在配色的選擇上,新款iPad mini也更加趨向年輕化。除了經典的深空灰色外,蘋果還準備了粉色、星光色以及紫色。
這其中,紫色和星光色都是首次出現在iPad mini產品線內,星光色看上去有些像淡雅的香檳金色,而我拿到的紫色則是香芋冰淇淋一般的觀感。
ID設計的更新也沒有影響到iPad mini的隨身屬性,它依然是目前最輕的iPad。293克的重量,甚至比上一代還要輕上幾克。
因此,女孩子可以將它輕鬆放在隨身攜帶的包包中,男孩子甚至可以將其放在大一點的褲子口袋裡。
升級至全螢幕後,新iPad Air上Touch ID+電源按鍵的設計也來到了iPad mini中。它的觸控面積看上去很小,但解鎖的精準度與圓形Touch ID並無二致。
日常使用時,我們也可以分別錄入左手和右手的指紋,確保無論是橫屏還是豎屏使用,都能第一時間完成解鎖。
在新iPad mini變「方」後,音量按鍵也被設計到了機身頂部。這種設計看上去有些突兀,但也是為了給第二代Apple Pencil預留空間。
與Apple Pencil的聯動,證明iPad mini不僅僅是內容消費工具,也是小型的內容創作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手機無法實現的功能。
拿到iPad mini+Apple Pencil的組合,就像拿到可以一手掌握的小小筆記型電腦,我可以用它使用iPadOS 15中新增的「快速備忘錄」實時記錄靈感,或者坐在公園長椅上用Procreate畫一幅小畫等。
掏出iPad mini隨時記錄,使用後將Apple Pencil貼回並放到包包中,整套流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這便是iPad mini的魅力。
針對內容消費者,iPad mini也可以取代一部分大屏手機。如果你經常會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新聞資訊或看影片,iPad mini自然是首選。
因為它的螢幕尺寸比手機大,日常使用過程中會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且更大的螢幕也能承載更多內容,因此無論是閱讀文字還是看影片,它的體驗都遠勝於智慧手機。
當然,iPad mini的螢幕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它依舊標配視網膜顯示器,最高亮度為500尼特,ppi為326,與上一代保持一致。而且在原彩顯示技術的加持下,螢幕白平衡也能精準調節,無論所處環境如何,iPad mini都能為我們匹配最佳的視覺效果。
雖說名字中帶有「mini」字樣,但蘋果似乎不吝惜為其配備最強大的硬體。這次iPad mini在性能上直接拉滿,A15仿生晶片的加持,確保iPad mini就是當下性能位列第一梯隊的移動小鋼炮。
而且,這顆A15仿生晶片擁有6核心CPU和5核心GPU,核心數量上與iPhone 13 Pro一致。
強大的性能表現,也使其成為當下最適合打遊戲的移動設備之一。以目前相當火爆的《原神》為例,將遊戲調整至最高畫質最高幀率,iPad mini依然可以流暢運行。
而且,iPad mini還配備了橫向的雙揚聲器,有了環繞聲的支援,遊戲體驗也更上一層樓。
不過,或許是因為新iPad mini剛剛發布,目前很多遊戲尚未針對這塊8.3英吋螢幕進行適配。運行包括《原神》、《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遊戲時,螢幕左右兩側會出現一條黑邊,希望各個廠商也能在產品開售後,儘快進行適配。
而在《最佳球會》遊戲中,得益於開發者已經針對全螢幕iPad mini進行適配,遊戲畫面則沒有黑邊現象出現。
同時,iPad mini的這塊全螢幕,也可以將遊戲畫面很好地呈現出來,即使開啟至「Ultra」畫質,也沒有出現卡頓、發熱等現象。
事實上,iPad mini能夠成為一款遊戲機離不開它的兩大優勢:重量與散熱。不到300g的整機重量,確保我們即使玩上一兩個小時,手腕也不會感覺酸痛;大面積金屬背板帶來了良好散熱表現,也保證了長時間遊戲後依然幀率穩定。
正如前文提到的《最佳球會》,這款體育類遊戲擁有大量的3D貼圖,但iPad mini所採用的金屬背板如同大面積散熱板一般,可以將A15仿生產生的熱量儘快散發到機身外部,確保遊戲可以長時間流暢運行。
總之,在A15仿生的加持下,iPad mini擁有了當下最強大的性能表現,再搭配一塊更大的螢幕與輕巧的機身,它就是當下最適合打遊戲的設備。
iPad Pro堪稱平板電腦界的標杆,而作為iPad產品線中的「濃縮版」,iPad mini也要將自家大哥的功能儘可能配齊。
在今年上半年iPad Pro發布時,我最喜歡的就是「人物居中」。現在,這項功能同樣出現在iPad mini中。它是iPad mini的底層功能,因此所有支援影片通話的應用都可以直接在iPad mini上實現人物居中影片。
使用iPad mini前置攝影機拍攝
使用iPad mini前置攝影機拍攝(超廣角)
這離不開iPad mini的前置超廣角鏡頭。通過對比可以看到,iPad mini的前置超廣角鏡頭擁有相當廣的拍攝視角,這可以確保我們在移動的過程中,iPad mini能始終追蹤到人物,並提供居中的視角。
這次,iPad mini的後置鏡頭同樣採用了iPad Pro的同款主攝。這顆1200萬像素的鏡頭擁有F/1.8的大光圈,還搭配了4-LED原彩閃光燈,確保各種光線環境下都能拍出好照片時。而且,它還支援錄製最高4K60fps的影片,相比上一代擁有明顯提升。
另外,這此iPad mini底部還升級至USB-C介面,因此它可以享受USB-C帶來的豐富生態,而且考慮到當下USB-C介面更加普遍,充電的便利性也會更高。
iPad mini主打隨身,但在使用它的這段時間,網路卻像個無形的手一樣束縛著我。因為,我們無法保證自己所處的環境永遠有WiFi。雖說使用手機熱點也是一個解決辦法,但是開啟熱點對手機續航也是一項挑戰,如果因為使用iPad導致手機電量告急,真的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如果手頭恰好有一張高速5G流量卡,不妨等待一下支援蜂窩網路的iPad mini。因為它不僅可以做到「隨時互聯」,還能為我們提供更高速的5G網路。當然,如果你的流量並不充裕,或者對5G也沒有強需求,那麼直接入手WiFi版同樣沒有問題。
通過對比來看,同等容量的WiFi版iPad mini與行動網路版之間相差1200元,這1200元換來的就是「時刻5G連接」。因此,我們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來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產品。
人類社會的大部分發明,似乎都逃不過由大做小的規律。電腦、汽車、相機、手機,甚至到如今的平板電腦,在保留技術完成度的前提下濃縮技術的體積,不僅是消費者一貫的訴求,同時也是一家科技公司實力的見證,而蘋果,一直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經過多年的沉澱,iPad mini的潛力似乎比幾年前初次亮相時更大。全螢幕、A15仿生、支援第二代Apple Pencil等特色組合而成的新iPad mini,讓追求隨身的用戶群找到了他們心中的理想型。
iPad Pro的確很完善很強大,但較大的體積導致我還是會把它放在家中或辦公室使用。然而,iPad mini可以存在於我們的背包中、口袋裡,哪怕是手持,都不會產生負擔。
圍繞著輕薄隨身,它成為了學生或創意人士的口袋筆記型電腦、遊戲玩家手中的遊戲機,這種「隨拿隨用」的體驗,也是其他iPad產品無法比擬的。
這也是我選擇iPad mini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