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拼了一輩子都沒幹成的事 會被這幫億萬富翁實現嗎?
要說美國富人圈現在最流行的是什麼,你絕對猜不到。
跑車、地產、軍火、上太空什麼的都已經過時了。
現在漂亮國的富人圈開始流行投資 「 長生不老 」 研究,而且入門都得是億萬富翁起步。
引領這一潮流的,正是今年 7 月份剛剛從亞馬遜退休的世界首富 —— 貝佐斯。
事情大概是這樣。
去年十月份的時候,一群科學家聚集在加利福尼亞山上的一座豪宅里,開了個抗衰老科學研討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如何利用生物技術使人變得更年輕?
說白了,就是探討怎麼能讓人長生不老。
開完會以後,他們著手成立了一個阿爾托斯實驗室,專門研究用基因工程技術來延緩細胞衰老。
你可別小看這個實驗室,裡面隨便拽一個研究員出來,都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大佬。
實驗室的首席科學顧問,山中信雅,2012 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同時也是國際幹細胞研究協會的會長。
這人牛逼在哪。。
他研究了成熟細胞的重新編程技術,這技術可以把成熟的細胞改造成幹細胞。
而幹細胞就好比是我們身體里所有細胞的祖師爺,它可以分化成紅細胞、骨髓細胞、淋巴細胞、肌肉細胞等等。
所以,要想年輕長壽,甚至逆轉衰老,幹細胞是個關鍵人物。
除了山中信雅,阿爾托斯實驗室還有著名的生理年齡時鐘之父 Steve Horvath。
他研究的表觀遺傳時鐘,可以預測生命和身體組織間的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建立了一套身體健康評價方法,可以用來分析肥胖、HIV 感染、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等疾病與人類壽命的影響機理。
還有位 Lasker 獎得主 Peter Walter( Lasker 獎號稱醫學界的諾貝爾獎 ),他研發的小分子物質 ISRIB,僅用 3 天時間就可以使老年小鼠的大腦返老還童。
這個專利還被 Google 旗下的 「 長生不老 」 研究公司 Calico 斥巨資收購。
可以這麼說,阿爾托斯實驗室幾乎把目前全球最頂尖抗衰老研究專家全都聚集在了一起。
而貝佐斯呢,就是阿爾托斯實驗室背後最尊貴的金主爸爸。
其實人這些科學家當初成立阿爾托斯實驗室本來是奔著慈善去的,就想單純的弄個非營利組織。
專家們也壓根沒想當社畜,初心是為了方便大家學術好交流,抽空來開個座談會,喝喝茶,順便聊聊抗衰老領域的前沿方向啥的。
可惜,金子到哪都會發光,更何況是一堆金礦。
所以,阿爾托斯實驗室率先被俄羅斯的一個億萬富翁米爾納發現,這哥們是阿里巴巴、京東、小米、愛彼迎、推特等幾十家中國外互聯網大牛企業的背後投資人。
「 竟然有個研究長生不老的實驗室,這項目我米爾納投了 」
所以米爾納反手就弄了個基金會,聯繫上了貝佐斯,給實驗室每人每年最少一百萬美元的年薪,而且也不要求上班打卡,想啥時候工作就啥時候工作。
之後,其它億萬富豪們也相繼入局,砸的錢擋都擋不住,不到 10 個月,阿爾托斯實驗室就已經籌集了至少 2.7 億美元的研發資金。
並且,據傳 2.7 億里的一半多都是貝佐斯投的。
不過,也有不少業內專業人士不看好這項 「 抗衰老 」 研究,瑞士洛桑大學的 Alejandro Ocampo 教授表示:「 細胞重新編程技術概念是好的,但有太多炒作。離成果轉化還遙遙無期,並且人體試驗風險極高 」。
說白了,這抗衰老項目有點隔壁恆大造車那味,雷聲大雨點小。
但這依然抵不住實富豪們求永生的心。
既然你說我基因編程可能是泡沫,那我就找點實際的。
長生不老研究領域的老大哥 —— 人體低溫冷凍試驗。
現有的科學手段還不能延長人類的壽命,所以他們會在死後或快要死時把自己冷凍起來,等未來的醫學技術發達以後,再把自己復活。
PayPal 的聯合創始人彼得 · 蒂爾和加拿大未來電子創始人羅伯特 · 米勒,這二位億萬富翁就是人體冷凍試驗的忠實支援者。
他們投資了 Alcor 生命延長基金會、KrioRus、Cryonics Institute 等公司和組織,專門為想要重生的富豪們提供身體冷凍服務,要價 50-150 萬人民幣不等。
Alcor 生命延續基金會可以說是目前人體冷凍行業的鼻祖。
這家基金會成立於 1972 年,並且在 1976 年就首次進行了人體冷凍服務。
2001 年的時候,Alcor 生命延長基金會表示它們已經實現了人類大腦的無冰保存( 玻璃化 ),這種方法幾乎可以將人腦的物理基礎無限制的保存下去。
並且截止 2011 年,已經有 110 人接受了人體冷凍服務,其中不少人選擇冷凍神經系統和腦部。
為了打消人們對人體冷凍實驗的倫理譴責,已經有超過 64 位生物學、低溫生物學、自然科學、神經系統科學等領域的教授和專家簽署聯名公開信,認定人體冷凍是一項合法的並以科學為基礎的努力嘗試。
除了上面的冷凍試驗,還有些經常出現在科幻片里的換血和換頭手術,也是富豪們求永生的一個途徑。
換血手術就是將年輕人( 16-25 歲 )的血輸給那些超過 35 歲的成年人或老人。
這個項目的最大投資者也是 PayPal 的聯合創始人彼得 · 蒂爾( 上圖左 ),他成立了 Ambrosia、Alkahest 和 Young Blood Institute 等基金會,召集了一批科學家投入到人體換血和換腦手術的研究。
這項研究目前就只在試驗鼠身上獲得過初步成功。
2013 年的時候,科學家們通過手術把一隻年長老鼠和年輕小鼠的靜脈連在一起,讓兩隻小鼠形成了一個共享的生理系統,最後發現成年老鼠的衰老特徵得到極大的緩解。
不過這個換血項目隨後就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盯上,被打上了 「 存在潛在危害 」 「 沒有經過臨床試驗 」 等標籤,FDA 也呼籲年輕人不要去參加相關人體實驗。
既然阻止人體衰老這麼困難,那是不是可以換個思路獲得永生。
能不能把人的思想存儲起來呢?
所以 「 生命雲存儲服務 」 應運而生,說白了就是把你的記憶和想法存儲在雲端電腦里,並且還能進行思考。
一家背靠麻省理工的公司 Nectome,專門從事生命雲存儲服務的相關研究,還分別獲得了矽谷 100 萬英鎊和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所 90 萬英鎊的投資。
他們的口號是:「 讓你以數字形式永遠生活,實現真正的不朽 」,該項目目前還在籌備階段,動物試驗還沒開始。
除此之外,還有家名叫 Terasem 的運動健康基金會,他們準備用納米技術來改造身體,讓你變成半機械人,然後獲得永生。
不過話說回來,貝佐斯這邊花了大價錢投資 「 抗衰老 」 研究,但他大概率和我們一樣都等不到 「 長生不老葯 」 的到來。
但能說這研究就沒必要做了嗎?
當然不是,因為除了抗衰老獲得永生,這些細胞編程技術、人體冷凍技術、納米機器人技術本身也不容小覷。
比如用細胞編程技術治療腫瘤,用冷凍技術保存人體器官,它們正在潛移默化的推進現代生物醫療技術的發展。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無論富豪們是不是奔著自己的長生不老去投資它們的,這些前沿技術的最終受益者還是我們自己,研究每往前進一步,我們就離死亡更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