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短缺餘震未了!代工廠吃相難看

業內人士原本預測2021年下半年晶片缺貨困境將有所緩解,在過去的8月份卻越發嚴峻。

經過數月的短缺,半導體產品的交貨時間仍在急劇延長。交期延長,伴隨而來的是企業缺芯停產。

車企首先受到波及,終於,備貨量充足的數碼消費行業也無法免俗。

代工廠漲價吃相難看

對於台積電調漲代工價格20%、但對大客戶蘋果僅漲價3%,業內人士怨聲載道。

但是這就是強者恆強的商業法則,半導體行業話語權一直掌握在買單的人手中。

蘋果目前議價權優於台積電,一方面是由於蘋果對先進位程的需求一直很旺盛,和台積電的捆綁關係短期內不會斷裂。

不過原材料短缺也影響到了蘋果產品,現如今的iPhone 13的臨時調價和部分產品的跳票說明了一切。

雖說吃相難看,但是台積電、三星、英特爾還是格芯,都在大力進行擴產。

晶片增產已經成為行業共識,8月份台積電錶示3nm可能在2022年量產,2023年中進一步生產強化版3nm,整體上看發展速度並未受到影響。

大環境是8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出貨金額持續攀升,達26.53億美元,環比增長3%,同比增長32.5%。總之就是供不應求,搶購堪比雙十一。

晶片短缺餘震未了!代工廠漲價吃相難看

中國手機企業的自研晶片戰略

自研晶片在8月份並沒有明顯爆發,但是手機企業在晶片短缺的情況下也很難做出大的技術突破。

這種被迫的沉默期還將持續到2023年,國產手機廠商「造芯」已成必然。如今手機大廠紛紛踏足自研晶片領域。

手機業內普遍採用兩種戰略措施,一種是利用自研團隊實現創新,另外一種是投資相關的科技公司。

8月份華為哈勃入股OLED驅動晶片廠商歐錸德以及vivo宣布自研晶片就是明顯的兩個案例。

存儲市場相對平穩

由於DRAM和NAND Flash全球範圍內產能、庫存體量巨大,因此價格漲勢會相對平緩,並不會輕易出現大幅波動。而目前DRAM存儲儘管已處於周期需求峰值,但短期內需求依然較為旺盛,不至於出現價格快速下降的情況。

自動駕駛另闢蹊徑

8月份,百度7nm製程通用AI晶片量產,但是並未披露量產規模的應用規模。特斯拉在「人工智慧日」(AI Day)活動上發布了其自主研發的電腦晶片,用於訓練其自動駕駛系統。披露的晶片技術還是驚艷了行業的。

寫在後面: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科技公司不把產品零部件分派給不同廠商製作,很可能導致缺貨風險增加,也會大幅降低科技公司對製造成本的談判籌碼。

顯然對於目前的半導體市場來說,已經形成依賴和捆綁關係的手機市場必定會受到波及。

晶片短缺餘震未了!代工廠漲價吃相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