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遭全球討伐!全世界都想對「蘋果稅」砍一刀

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每天都有官司處理,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關於「蘋果稅」的。

最近,蘋果難得鬆口,對著「蘋果稅」砍了一刀,但這一刀砍上去了,似乎又沒砍。

1、全球盯上「蘋果稅」

今年,《堡壘之夜》的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把蘋果告上法庭,指出蘋果的一大「罪狀」就是30%的應用商店抽佣。

庭審持續了3周,蘋果CEO庫克也出庭接受詢問,最終訴訟結果,將於近期公布。詳情請查看中關村在線系列報道《Epic和蘋果訴訟第十五天:庫克出庭說了這些》

而這場訴訟的法官羅傑斯(Yvonne Gonzalez Rogers)剛剛審理結束了蘋果公司另一場官司。

2019年,美國開發者集體控訴蘋果公司違反反托拉斯法案,原告稱蘋果以99美分結尾的定價策略和30%的抽佣等同於壟斷。這場訴訟耗時兩年多,一共產生了400條庭審記錄。

不僅在美國,歐盟反壟斷機構今年也對蘋果公司展開了四項反壟斷調查,其中包括Spotify對蘋果的投訴。Spotify稱,蘋果抽取30%的傭金,屬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在英國,蘋果也面臨倫敦當地用戶組織的集體訴訟,訴訟方指控其向近2000萬英國用戶收取過高的App Store購買費用。

其中表達的邏輯是,蘋果不合理地抽取傭金,造成的成本被轉嫁到了用戶身上。

訴訟之外,有地方政府也注意到了「抽佣」而造成的傭金結構問題。

近期,韓國議會的一個委員會正在提議對《電信商業法》進行一項修正案,矛頭直指蘋果、Google等科技巨頭。

修正案核心一條就是,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應用商店運營商強制使用其支付系統。若法案通過,開發者將可以直接與用戶交易而免於被支付平台收取傭金。

2、蘋果稅砍了,也沒砍

蘋果於8月26日宣布,App Store將進行一些更改,在等待法院批准之前,這些更改將解決來自美國開發人員的集體訴訟。

蘋果表示將允許開發者使用電子郵件等通訊方式,分享其iOS應用之外的支付方式的資訊。

在應用程式或App Store之外發生的付費,蘋果將不收取傭金。

蘋果稱,協議條款將有助於使App Store成為開發人員的更好的商業路徑,同時保持App Store作為用戶喜愛的安全和可信的市場。

這一刀沒有「砍」在「蘋果稅」上,但蘋果把選擇權交給了用戶。

當有兩個支付方式擺在用戶面前,用戶可以選擇在App Store中輕輕一點,也可以選擇第三方的方式。

當然,蘋果也把選擇權交給了開發者,開發者會在第三方支付中提供多大優惠,又直接影響用戶的選擇。

蘋果遭全球討伐!全世界都想對「蘋果稅」砍一刀

3、 「蘋果稅」不會說砍就砍

根據外媒CNBC的統計,蘋果App Store 2020年的收入大概是4150億元,幾乎是一家大型手機廠商全年營收的兩倍。完全砍掉「蘋果稅」,幾乎不可能。

「Android稅」也一樣,Epic Games在起訴蘋果的同時,也在起訴Google。庭審中曝光的文件顯示,Google Play在2019年創造了723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應用商店抽佣由來已久。在移動互聯網「蠻荒」發展階段,官方的應用商店建立了統一的應用開發規範,提供了開發工具,通過流量扶持幫助開發者做應用推廣,許多個人開發者由此成為「正規軍」。

但應用商店這棵大樹下,不僅僅是個人開發者,還有眾多有影響力的企業。

對於這部分應用,蘋果、Google只是提供了下載入口,其中產生的充值幾乎都是企業自身運營的結果,對這些付費抽佣,蘋果、Google所講的「保護消費者」的邏輯難以自洽。這時候,「蘋果稅」已經從應用分發傭金變成了「增值收入」。

蘋果App Store的封閉性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蘋果對於砍「蘋果稅」的態度也一樣。

不過,在眾多訴訟案件面前,蘋果這次讓步也是難得鬆口。但是,更有參考意義的是「Android稅」的結果,在Android這塊更開放的市場上,抽佣的合理性更需要被討論。

蘋果遭全球討伐!全世界都想對「蘋果稅」砍一刀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