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好多年!曬被子後的那個味道:別再「錯怪」蟎蟲了

最近雨水多,空氣中比較潮濕,不少小夥伴應該要曬被子了。

曬過的被子似乎總有一種令人陶醉的味道,但當大家在盡情聞時,就會有人跳出來大聲「科普」:不要再聞啦,這不是夏天的味道,是蟎蟲在高溫下,蛋白質焦化發出的獨有味道。

一想到令自己「上頭」的味道竟然來源於蟎蟲屍體……不知有多少小夥伴被勸退了。

其實不必擔心,被子的「太陽味」雖然和蟎蟲有一些關係,但蟎蟲絕對沒有「囂張」到能用屍體鋪滿你的整個被子。

被子的味道和蟎蟲有關嗎?

答案就像李逵和李鬼,看起來確實有那麼一丟丟關係,但只要大家進一步探究,就會發現:原來是李鬼在碰瓷!

同樣的道理,被子上的味道確實和蟎蟲有關係,但關係又沒有那麼大。這裡主要有三個原因。

1、溫度不夠

我們日常接觸到的蟎蟲無外乎兩種:塵蟎和蠕形蟎。

蠕形蟎一般存在於人體的毛囊和皮脂腺上,而塵蟎一般生活在日常的灰塵和粉塵中。我們被子里的蟎蟲就屬於塵蟎。塵蟎和人差不多,體內四分之三的成分都是水,其餘四分之一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和其他有機物。

夏天我們在戶外曬被子,即使氣溫達到40℃以上,被子的表面溫度大概也只能維持在20℃左右,不會再高了。

這個溫度別說讓蟎蟲曬到焦化,甚至都不足以讓蟎蟲體內的蛋白質變性,最多讓蟎蟲因為長久暴晒「口渴而亡」。

想要達到焦化狀態?太陽的溫度還得再給點兒力才可以~

2、味道不一樣

塵蟎在受熱後確實會產生味道,但這個味道和我們所謂的「太陽味」完全不同。

蛋白質燒焦後是什麼味道?日常有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取一撮自己的頭髮點燃,燃燒過後刺鼻的焦臭味就是蛋白質受熱後散發出來的獨特味道。

我們日常曬完被子的味道,更多的是一種溫暖香味,這顯然和蛋白質燒焦的味道不一樣。

3、數量不夠

塵蟎的品質非常輕,就算把整個被子上的塵蟎都搜集起來,重量最多只有幾㎎,實在是微不足道。

尚且不說它們體內蛋白質的含量很稀少,就算真有味道,大家可能還沒來得及聞,味道就被風吹散了。

既然被子上的味道和蟎蟲沒有關係,那麼這個味道是什麼呢,又是如何產生的?

味道背後的推手——紫外線

為了研究被子的味道究竟來源於什麼物質,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選用三條全新的毛巾,用去離子水清洗後,分別將這三條毛巾放置在戶外陽光下、戶外陰涼處以及室內三個地方。

結果發現,戶外的毛巾都出現了「太陽的味道」,那條處於陰涼下的毛巾也不例外。

因此科學家們推測:這種味道與蟎蟲無關,很有可能來自於紫外線。

太陽的味道究竟是什麼?

既然確定了這種味道的方向,科學家們開始了進一步研究,以弄清這個味道到底是什麼。

這次科研人員用了一個裝置,收集毛巾表面的氣味物質進行測定。

結果發現日晒後的毛巾出現了一些原先沒有的物質,還有一些物質的濃度變高了。

測試結果顯示,這些物質大多為一些醛、酮、羧酸等有機化合物,很有可能來源於紡織品在日晒下發生的光化學反應。這些物質自身都帶有淡淡的香味,有些還是香水的原材料。

更重要的是,一個物體即便帶有極少量的上述物質,也能被人們輕鬆聞出來。所有的味道組合起來,構成了讓我們聞起來超安心的「陽光味道」~

面對陽光這麼好的饋贈,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適當地晒晒被子還是有好處的。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曬被子的小技巧——曬被子的時候,蟎蟲的求生欲會讓它自覺挪窩到背陰處,因此我們的被子一定要正面曬完背面曬,收的時候再敲一敲,這樣再「頑固」的蟎蟲,也要和我們說拜拜啦~

祝大家今晚好眠!

被騙好多年!曬被子後的那個味道:別再「錯怪」蟎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