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眼燈」真能護眼?實為噱頭
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學習、工作、閱讀等種種壓力,讓我們不得不在家「內卷」,挑燈夜戰。
尤其是最近「雙減」政策的發布,更是意味著學生在家裡學習的時間也增多了。
因此,近幾年許多商家生產了像護眼燈、舒目燈、學習燈等號稱帶有護眼功能的照明產品,成為許多家長、工作黨的「貼身伴侶」。
「護眼燈」為智商稅?實為商家噱頭!
那這種「護眼燈」產品是否能護眼呢?
事實上,檯燈的作用是為我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照明環境。一款好的、符合標準的檯燈,不僅能避免傷害眼睛,也能讓學習、工作更加專註。
據2017年南都鑒定報道:在學術領域,目前中國和國際上還沒有出台相關「護眼燈」相關標準,而且其標準的名稱應為:讀寫作業檯燈。
因此,市場上所說的「護眼燈」多為商家營銷噱頭,誤導了消費者對檯燈的相關認識。一般來說,性能良好且符合國家標準的讀寫作業檯燈,對人的眼睛不會造成傷害。
如何挑選國標讀寫作業檯燈?
影響一款檯燈的性能好壞有許多因素,按照國家標準GB/T9473-2017《讀寫作業檯燈性能要求》,檯燈除了要求應具有遮光性、沒有過度眩光、光線柔和自然可調節外,還需要注意照度、色溫、顯色指數、藍光、閃屏、照明範圍等各項指標。
以上表格為挑選建議總結,下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各項指標。
照度
照度一般是指被照物體單位面積上所接受可見光的光通量的多少,單位是勒克斯(lx)。簡單來說就是被照物體上有多少光子在檯燈照度中,主要反映檯燈照明效果。
在國標中,其分為國標A級照度和國標AA級照度兩種,AA級別的照度是A級的2倍左右,如果預算充足,可以選擇國標AA級照度的檯燈。
在低照度環境下,人們會高強度用眼,導致視力下降。
據中國《建築設計照明標準》中規定:書寫、閱讀的桌面照度值應為300lx,能有效緩解眼睛睫狀肌的疲勞,至少不低於200lx。
如果需要在檯燈下長時間學習、閱讀或工作,推薦更高照度的的檯燈。
色溫
色溫一般指的是當光源的色品與某一溫度下黑體的色品相同時,該黑體的絕對溫度為此光源的色溫。
據有關專家提出,檯燈色溫過高容易對視網膜造成損害,建議家庭照明光源採用三基色光源照明設備;且檯燈的色溫不宜超過4000k,4000k左右的色溫最適宜,比較接近自然光。
顯色指數
顯色指數指的是光源光線對自然光下顏色的還原能力,顯色指數大於80,顏色還原度越高,色彩更真實;
顯色指數小於80或不達標,則難以還原物體本來的顏色。因此,大家在選擇檯燈時,建議挑選顯色指數大於80的。
藍光
藍光是光譜中藍色段的其中一段。據百度百科說明,處於400nm-480nm之間的短波藍光具有較高能量光線,容易影響人眼健康。
藍光大量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比如顯示器、LED燈、手機、數碼產品等等。因此,我們在使用電子產品、燈光時,要避免長時間使用,降低藍光對眼部的傷害。
國際照明委員會將視網膜藍光危害分為4個等級,其中RG0級別的藍光為無危險類。據《讀寫作業檯燈性能要求》規定要求,藍光危害類別不應超過RG0,建議大家選用RG0級別的檯燈產品。
頻閃
光源頻閃指的是白熾燈、熒光燈、LED燈等照明產品的光輸出隨時間呈現周期性波動的現象,一般分為可見頻閃與不可見頻閃:80Hz波動頻率以下稱為可見頻閃;80Hz波動頻率以上稱為不可見頻閃。
如果長期在低頻閃的照明環境下學習、工作等等,容易引起偏頭痛、視力受損、甚至光敏性癲癇等癥狀。
中國行業標準對合格產品的頻閃要求是3125Hz,因此大家在選擇檯燈時可以查看其檢測報告,看是否達到頻閃要求。
燈桿高度與照明範圍
選擇檯燈除了要注意以上幾個硬核指標外,在外觀上也要選擇燈罩包住燈體、燈桿高度可調節或距離書面40厘米以上並且照明範圍較廣的檯燈較為合適。
這樣可以避免眼睛受到強光直射,使用起來也更為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