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激凸」的手把會不會成為未來常態?

  • 2019 年 12 月 25 日
  • 資訊

12月17日,索尼公開了DS4手把的背鍵附屬裝置(DualShock 4 BackButton Attachment)。它能給DS4手把追加兩個可編程的背面按鈕,並集成了一個OLED顯示器,能實時顯示按鍵分配的資訊。背鍵是XBOX精英手把,PS4專業手把上普遍採用的設計,在部分遊戲中能顯著地提升體驗。

由於背鍵不是平台標配,已有的遊戲並沒有對它們做針對性設計,目前它們主要是在映射其他基本按鍵。背鍵很有希望成為未來遊戲機的標配,玩出一些新花樣,但我們這裡並不打算聊背鍵在未來遊戲中的潛力。索尼這個造型略顯奇葩的設備,讓DS4手把下面的EXT介面又一次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這次我們就來聊聊遊戲機手把操作能力擴展的話題。

加「激凸」的手把會不會成為未來常態?
單獨擴展背鍵的外設著實讓人意外了一把。

記憶中,DS4手把下面的EXT擴展介面,除了有手把鍵盤,充電底座對應,就沒什麼能用到的場合。耳麥不一定非要選帶EXT口的。接手把鍵盤,直感不如語聊,以及在PS4主機上接USB鍵盤。充電底座倒是能經常用上,但不花錢插線充也能滿足需求。所以這些用法都是冷門的。

DS4手把的EXT介面,經常被我們拋在腦後。這次的背鍵附屬裝置,突然讓人有了“原來這個介面還能派上點用場”的感覺。畢竟你要單買PS4的各種專業手把,可能要花上近千元。用這個擴展一下,代價也就在200元上下。價格雖然還是高了些,但指出了一條新路子。沒準第三方更廉價的背鍵擴展不久就會出來。

手把做為遊戲機的伴侶,默認狀態的功能、操作能力就是一種標準,對遊戲設計有指導的意義。遊戲會怎麼操作,就會比著這一套來設計。所以用外設給手把添加功能,就成了比較奇特的思路。特殊的外設又不是人人都有,於是在一開始就會被開發者排除在外。

常見的,是給手把加保護殼,搖桿帽之類提升感受和保護力的外設,進一步,就是改變搖桿扳機,六軸操作感受的外設。像方向盤,槍殼。這些都不是添加功能和操作能力。如果說對操作功能有想法,那廠家多半會選擇單獨出外設。比如搖桿,六鍵手把,左手鍵盤,等等。

掌機過去倒是有不少擴展功能的例子。比如GB的攝影機,GBA的振動卡,PSP的GPS擴展,等等。

這些和具體遊戲的操作關係不大。3DS的右搖桿算一個少見的,操作能力擴展的例子。但這個右搖桿更多是補上大家都覺得本來就該有的,同期的家用機早就普及了的東西,所以不能說很有創新性未來性。它帶來的想像肯定比背鍵帶來的要少一些。

有句話是“人的手就那麼多手指”,但手把的設計,操作能力的創新,還遠遠沒有到頭。像Steam手把,手機手把,以及各種專業手把,眾籌手把,他們指出了許多發展的可能性。不同形態的觸摸板,觸控螢幕,背鍵,模組化,都是有趣的想法。PS5手把之前公布的觸覺馬達,自適應扳機,是在觸感方面探索手把的可能。手把作為廉價的外設,對整合度的要求很高,我們基本上都是通過主機更新換代來推動手把革新的。

如果有一點新想法,都要等新一代主機推出才有可能實裝,也給人一種進展被拖慢的感覺。站在“現有手把可以擴展操作能力”的出發點上,暫時不考慮成本的問題,我們可以想到什麼呢?

PSV經常被戲稱是手把,WiiU的Game pad是非傳統的手把。作為手把,他們的操作能力確實應該算是一個古典的高峰。PSV有觸控螢幕和背觸板(我們永遠不知道PSV的擴展口能做什麼了),WiiU Game pad有NFC,燈條,攝影機和麥克風。DS4手把和XB1手把,都沒有趕上他們。

如果索尼真出一個PSV型的手把搭配PS5,觸控螢幕能做高度自定義虛擬按鍵,或者根據遊戲出現不同的介面,體驗肯定能做得很多樣。NS是已經一體化的設備,type-c接藍牙發射器是常見的玩法。NS今後推出擴展的燈條,把Wii Remote撿起來,道理上並不是做不到。AMD的顯示卡新驅動里已經有了手機串流時設置虛擬按鍵控制的功能,如果我們把手機當成手把的一種擴展設備,單獨可用的手把夾+手機成為默認的遊戲機手把形態,實現近似PSV的效果,似乎難度並不大。

現代手機的麥克風,各種攝影機,觸控螢幕,都可以快速地在遊戲機里用上。

所以說,索尼這一次推出的背鍵裝置,還真是提示了不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