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的奇蹟!一個「日本碼」的中國史

  • 2019 年 12 月 25 日
  • 資訊

這幾天,二維碼之父原昌宏的話題持續火熱,很多人驚嘆來自日本的這個小小圖案居然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原昌宏對此也是難以置信,稱開發二維碼(QR碼)最初只是為了用於工業方面,完全沒想到還能用來移動支付,同時他也強調從未考慮收取專利費,希望更多人使用二維碼。

今天,微信特意總結了一份二維碼在微信的成長史,一定程度上也是二維碼在中國的成長史。

難以置信的奇蹟!一個「日本碼」的中國史

二維碼誕生於1994年,發明者是日本Denso Wave株式會社的原昌宏,最初叫QR碼,可容納7000個數字,可處理漢字,讀取速度比其他編碼快10倍以上。

QR碼誕生後,為提升行業效率、保證產品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汽車零部件生產的電子看板管理使用QR碼後,生產、出貨、單據製作效率大大提升。

由於具有可追溯性,QR碼也被用於食品、藥品、隱形眼鏡等商品的管理。

難以置信的奇蹟!一個「日本碼」的中國史

QR碼來到中國之後,才有了二維碼的新名字。

2011年1月,微信正式上線,已經有了掃碼功能。

2011年12月,微信3.5版支援掃碼加好友。

2012年8月,微信公眾平台開放後台,支援掃碼關注公眾號。

2013年8月,微信5.0版增加掃一掃功能,支援掃條形碼、圖書和CD封面、街景,還可以翻譯英文;微信支付上線也同時上線。

2014年9月,微信5.4版支援查看圖片時識別圖中二維碼,支援面對面掃碼收付款;刷卡支付上線,生成動態二維碼和條形碼,掃碼即可完成收銀。

2016年9月27日,微信買單功能上線,商戶無需開發,一分鐘即可完成簽約,下載收款二維碼。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式上線。

2017年4月,微信“葵花碼”上線。

2017年12月6日,微信支付綁卡用戶超8億。

2018年11月14日,微信支付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長超50%,其中線下日均商業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200%。

2018年底,微信支付碼日均交易量超10億次。

2019年9月,微信支付覆蓋全國34個省市區、100多個行業。數千萬家門店,支援境外60個國家和地區。

2019年12月13日,微信掃一掃升級支援識物等。

難以置信的奇蹟!一個「日本碼」的中國史

難以置信的奇蹟!一個「日本碼」的中國史

難以置信的奇蹟!一個「日本碼」的中國史

難以置信的奇蹟!一個「日本碼」的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