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會使用完么?

  • 2019 年 12 月 24 日
  • 筆記

現在生活中總是會使用到二維碼,在支付中、部落格的推廣圖片上、各種各樣的商品推廣,都有著二維碼的身影,二維碼已經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便捷資訊載體,近幾日在網站了解到位元組及騰訊根據自己的產品分別推出了抖音碼及小程式碼的解析流程,心中有一個疑問:「二維碼會被使用完么」,在近一周的資料查詢及二維碼原理分析,我得到的答案是「二維碼會被使用完,但我們目前使用不完」,「二維碼會被使用完」是因為二維碼是採用黑白點陣組成的一段特殊的程式碼,可以理解為一張特殊的圖片,那麼這張圖片大小比較固定,那麼也就代表著二維碼會被使用完,而「我們目前使用不完」是因為點陣組成的二維碼個數實在是太多了,即使在我們生活中大量應用,每天都有幾百億個二維碼產生,還是使用不完。

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二維碼是怎麼產生及使用的吧。

二維碼是什麼

二維條碼/二維碼(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記錄數據符號資訊的圖形;在程式碼編製上巧妙地利用構成電腦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個與二進位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資訊,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資訊自動處理:它具有條碼技術的一些共性: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個字元佔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等。同時還具有對不同行的資訊自動識別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變化點。 引用百度百科「二維碼」定義

二維碼的結構

二維碼符號分為功能圖形及編碼區格式,其中功能圖形主要作用是辨別及定位二維碼的位置,便於掃碼操作。而編碼區格式存儲著定義的格式資訊、版本資訊及最為重要的數據和糾錯碼字,他們共同構成了我們常見到的二維碼。

  • 校正圖形:規格確定,校正圖形的數量和位置也就確定了;
  • 格式資訊:表示改二維碼的糾錯級別,分為L、M、Q、H;
  • 版本資訊:即二維碼的規格,QR碼符號共有40種規格的矩陣(一般為黑白色),從21×21(版本1),到177×177(版本40),每一版本符號比前一版本 每邊增加4個模組。
  • 數據和糾錯碼字:實際保存的二維碼資訊,和糾錯碼字(用於修正二維碼損壞帶來的錯誤)。

通過上面的圖片可以想像到,二維碼的大小就是那麼大,無論採用怎樣的編碼格式繪製二維碼,都會出現有限的組合數量。

二維碼數量

QR Code的符號版本範圍從版本1到版本40。每個版本具有不同的模組配置或模組數量。(模組是指構成QR Code的黑白點。) 「模組配置」是指符號中包含的模組數量,從版本1(21×21個模組)到版本40(177×177)模組)。每個更高的版本號每側包含4個附加模組。

參考文章

本文鏈接:https://www.debuginn.cn/4334.html

本文採用CC BY-NC-SA 3.0 Unported協議進行許可,轉載請保留此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