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社交恐懼症」:究竟在怕什麼?
- 2019 年 12 月 24 日
- 資訊
一直以來,社交被視為騰訊帝國的根基——以QQ和微信兩大社交產品為基礎,騰訊構建了龐大的社交關係鏈,以及基於這一關係鏈的豐富產品和內容體系,從而成就了騰訊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的王者地位。到了930變革,雖然騰訊做出了擁抱產業互聯網的決定,但消費互聯網依舊是這家社交巨頭所要深耕的核心地帶。
不過,2019年臨近結束,人們才發現,騰訊在社交領域並非是高枕無憂。
兩個月來,推出多款社交類App
2019年,社交領域一直烽煙不斷,而作為社交圈的老大,騰訊也是動作頻頻。
先是在2019年1月15日,社交領域上演了一場封殺大戰。出獄後重新創業的快播公司創始人王欣推出了“馬桶MT”,字節跳動發布了麾下的“多閃”,還有羅永浩一手帶紅並親自站台的“聊天寶”,三款社交類App在同一天發布,而且是發布時間分別是上午、中午和晚上,可以說是輪番開戰,一場接一場——然而對於它們,微信毫不留情地對它們進行了全面封殺(參見雷鋒網此前報道)。
當時,羅永浩在發布會上說:歷史會記住這一天。
不過在如今看來,封殺只不過是騰訊在這場社交大戰中的前戲。在2019年隨後的時間裡,騰訊相繼推出了多款具備社交屬性的App產品,涵蓋了多種類型、多重屬性的社交關係,我們不翻來看一下:
“卡噗”,上線於2019年9月,是QQ孵化的首款3D虛擬形象社交產品,支援QQ和微信登陸;它也可以獲得QQ的社交關係,設置的頭像還可以同步到QQ;
“貓呼”,上線於2019年11月,一款影片社交軟體,Slogan是“讓你遇見真正有趣的人,開啟零距離在線影片邂逅”,主打陌生人短影片社交,可以用微信和QQ登陸;
“輕聊”,上線於2019年11月,定位是高品質陌生人交友,用戶需要進行人臉+學歷+公司三種認證,“輕聊”會根據用戶特點個性化推薦好友;
“迴音”,上線於2019年11月,這是一款真人語音直播交友App,可以通過QQ和微信登陸;
“有記”,上線於2019年11月,定位是開放式社交平台,有點像是微博旗下的“綠洲”,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也可參與話題廣場的討論,可以使用微信登錄;
“朋友”,上線於2019年12月,主打校園+職場社交,用戶需要認證自己的學校或公司資訊,可以實現智慧匹配和精選動態,可以通過微信和QQ登陸;從這款App的logo來看,這款產品似乎延續了此前已經下線的“朋友網”的某些屬性;
“歡遇”,上線於2019年12月,定位是採用真實影片聊天的方式相親;
“燈遇交友”,上線於2019年12月,一款全新匿名情感社交產品,產品定位是採用匿名的方式去記錄內心真實的情感聊天產品,通過產品體驗看,很像是微信、QQ、QQ郵箱都下線的漂流瓶功能。
可以看到,騰訊一口氣推出了七八款社交類App,覆蓋了熟人、半熟人、陌生人等多種社交關係,覆蓋了影片、音頻、形象秀等多種線上社交載體,而從場景來說,則大幅度地覆蓋了職場、校友、戀愛、興趣、生活記錄等場景……可以說,通過這一系列的動作,騰訊在社交層面的進擊可以說是無孔不入了。
另外,在各自的特徵之下,這些App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從一開始就借重了騰訊旗下的QQ和微信兩大社交平台的社交關係,可以說是作為騰訊已經積累的社交關係的外延,不僅為存量用戶提供了更多的玩法,同時也有助於吸引其他新用戶。
騰訊究竟在害怕什麼?
在雷鋒網看來,如此高頻地推出App,比較明顯地凸顯了騰訊在社交方面的擔憂。
固然,騰訊已經是社交領域的王者。從騰訊發布的最新一季財報來看,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結束,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達11.51億,可以說是絕對的國民級App;與此同時,QQ在Q3財報中的月活躍賬戶為7.31億,而QQ的智慧終端月活躍賬戶數量為6.534億,QQ空間的智慧終端月活躍賬戶數為5.17億。
這些億級的數字,讓騰訊眼下的社交地位看起來無可撼動。
不過,在龐大的用戶體量之下,騰訊並非沒有“恐懼”。一方面,即使是月活躍用戶數量一直在增長的微信及WeChat,也在2019年出現了同比增長率不斷下滑的情況,2018年Q4的同比增長率為11%,到了2019年前三季度,這一數字分別是6.9%,7.1%和6.3%,說明微信用戶正走向飽和。
另一方面,作為騰訊旗下最長壽的社交產品,QQ的用戶體量卻在不斷下滑。尤其是在騰訊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中,QQ月活躍賬戶同比減少了8.9%,環比減少了9.5%;QQ智慧終端的月活躍賬戶同比減少了6.4%,環比減少了7.5%。而QQ空間的智慧終端月活躍賬戶同比下滑2.7%,同比下滑6.1%。
可以看到,在幾乎所有的衡量維度上,QQ的活躍度都正在不斷下降,儘管騰訊在財報中將原因歸結為“我們升級了安全策略,主動清理了濫發資訊及有惡意機器人活動的賬戶”,但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越來越多的用戶正在拋棄QQ。
顯然,這種態勢引起了騰訊尤其是QQ的用戶活躍度焦慮,在11月底,騰訊QQ在微信平台推出了一款名為“騰訊QQ”的小程式(參見雷鋒網此前報道),目的是引導用戶打開手機中的QQ應用,提升QQ本身的用戶活躍度。
對比來看,如果說微信作為國民社交App的地位已經無比穩固、難以撼動,那麼QQ作為一款已經走向年輕用戶群體、主打娛樂社交的產品,實際上正在受到其他社交App的侵蝕。尤其是在2019年,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百度、小紅書、探探等旗下的社交類產品頻繁發力,而且多專註於年輕用戶群體和細分市場,而且玩法更加多樣,從而與騰訊QQ形成了有效的錯位競爭關係——從騰訊最新一季度財報來看,顯然QQ已經處於不利地位。
根據前不久發布的《2020年中國社交類App市場分析報告》,2019年多款面向年輕用戶群體的社交產品備受資本青睞,它們以新技術、新玩法、新場景等要素為切入點,搶佔移動社交細分賽道。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新趨勢足以讓騰訊感到害怕:
5G、人工智慧、VR等技術的發展與變遷讓聲音、圖片、影片等新型社交方式加快落地,與此同時,以00後、95後為代表的年輕群體正在崛起,他們的社交需求呈現出新變化,這些因素的疊加有望觸發中國移動社交行業的重大變革。在行業變革的重要窗口期,能夠實現功能和形式上創新並有效滿足用戶需求的社交產品更易脫穎而出。
顯然,在這種有可能發生重大變革的行業境況下,騰訊當然不能無動於衷,必然要在自家的優勢領域拿出全面的應對和防禦姿態。
現在來看,如果說,騰訊一直以來對其他社交類App的封殺有被動防守的感覺;那麼近兩個月來的高頻App,更像是騰訊在感受到這真正的危險之後的“以攻為守”了。
新社交元年,騰訊何為?
2019年年初,已經出獄、打算大幹一場的快播創始人王欣在一次公開場合中談到了自己對社交領域的看法,他表示:
2019年一定是新一代社交產品的元年,會有很多社交產品會在今年陸續誕生。陌生人社交、匿名社交、熟人社交都會有新玩法,他們會切不同的市場,比如有些產品可能切海外市場,有些產品切年輕人市場,比如說00後,甚至10後。
如今來看,王欣的這番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驗證。有媒體梳理髮現,僅僅在2019年的前兩個月,就已經上線53款社交軟體;而騰訊本身近兩個月來在社交領域的動態,正好也成為了支撐王欣這一觀點的證據。
現在的騰訊,當然是安全的。但是面對當下社交領域的動態,騰訊有理由居安思危。面對社交領域的加速變化與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同時面對已經帶來的5G、AI等技術浪潮,騰訊也不得不拿出“內部賽馬”的機制對未來進行押注和試錯。這些從騰訊蜂擁而出的社交類App也許不一定會成功,但對相應領域的對手來說,卻意味著一個龐大的阻礙——雖然晚了一些,但畢竟是聊勝於無。
攻防之道,就在於此。
馬化騰曾經在一次公開採訪時表示:“當時幸好是比較堅決的做變革,所以當時研發了微信。微信和QQ是有一定競爭,但是我們毫不猶豫地自己去顛覆自己。”現在來看,騰訊在社交領域的突然大規模出擊,也是避免被對手顛覆。
畢竟,如果註定了要被顛覆,那麼最好是被自己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