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人去樓空!盤點曾火爆現在卻鮮有人用的軟體
- 2019 年 12 月 24 日
- 資訊
前幾天,忽聞暴風影音人去樓空的消息,心裡不禁緊了一下。
對於一個千禧年就已經在玩電腦的老IT來說,“暴風影音”這個名字幾乎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曾經,在我們的電腦中也曾出現過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然而時過境遷,現在能數得出來的恐怕也沒幾個了。
惋惜也好、感慨也罷,市場終歸會按自己的理由優勝劣汰。其實很多時候,誰又能說回憶不是一種美呢!
暴風影音(2003年)
時光回到2000年,當時的中國寬頻初興,網吧也只是由DDN時代剛剛跨入到ADSL。
高速寬頻網一下子開闊了很多人的視野,大家發現原本需要到盜版市場購買的電影,現在網上就能直接下載到。
由此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各種影片編碼雜亂,迫切需要一款里外通吃的“萬能播放器”!
暴風影音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出現的,起初的暴風外觀簡陋,如果把它放到今天的下載網站中,恐怕連兩位數都達不到。
但憑藉全格式通吃這一優勢,硬是在很短時間內風靡到了中國所有玩家的電腦中。隨後的日子裡,暴風開始了它的步步為營策略。
牽手CNTV(中國網路電視台)、上線左眼鍵(一種一鍵增強畫質的技術)、加入2D轉3D、直播模組……,可以說每一步的選擇,暴風都在緊隨著時代步伐。
然而隨著電影版權問題愈發突出,騰訊、愛奇藝、優酷等一眾影片平台巨頭,開始憑藉雄厚的資本搶佔市場,暴風影音的影響力一挫再挫。
2019年6月,當發布完最後一個版本後,一代梟雄黯然落幕!
風行
隨著寬頻網不斷興起,下載電影早已不是問題。
但此時的用戶開始分為兩個陣營,一類希望花上一兩個小時下載一部高清電影,而另一類則希望直接在線把電影看完。
風行正是以後者的身份面市的,起初的風行主打30秒鐘在線播放,只要打開軟體等上30秒鐘,你想看的電影就能全程流暢地播放出來。
這對於當時的互聯網用戶來說,還是具有相當吸引力的。
風行的電影素質不錯,絕大多數都能達到DVD標準,有些甚至能夠達到720P和1080P。
但它遇到的問題幾乎與暴風如出一轍,隨著中國版權問題愈發受到關注,電影資源開始成為局限風行的最大壁壘,要麼徘徊在版權的灰色邊緣之外,要麼花重金打造自己的版權影庫。
也正是這一仗,讓優酷、土豆等一眾影片平台開始勝出。
現在的風行依舊還在,介面簡潔廣告很少,但人氣卻大不如從前,身邊已經很難看到再使用它的小夥伴!
千千靜聽(2003年)
在很多人的記憶深處,都有一款名為千千靜聽的小軟體。
在那個並不缺乏音樂播放器的時代,WinAmp太臃腫、Foobar太複雜,既不需要折騰、也不用破解、顏值也在線的千千靜聽,迅速俘獲了一眾網友的心。
然而版權問題始終是這些小產品無法規避的,隨著中國音樂版權問題日盛,以及酷狗、酷我等一大批新生代網路音樂軟體搶籌,千千靜聽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2013年7月,千千靜聽被收購,從此漸漸淡出江湖!
殺毒軟體(上世紀90年代)
殺毒軟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在那個網路還不發達的單機時代,便已經有了電腦病毒的身影。
那時的人們為了防止電腦被感染,幾乎每台機器都會安裝一款殺毒軟體。
而隨著網路時代來臨,病毒的傳播也開始呈現多元化,網頁掛馬、攻擊滲透、強留後門、欺詐盜號……,太多的問題需要防護,殺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局面早已一去不返。
2008年7月,奇虎公司發布了全球首款互聯網免費殺軟——360殺毒,儘管初版曾被詬病殺毒能力不強,但隨後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蠶食了傳統殺軟的地盤。
現如今,我們身邊已經很少會有人再專門安裝殺軟了,一來是因為現在的作業系統和瀏覽器已經解決掉了很多隱患,二來也得益於各大公司的“全家桶”政策,雖然你沒裝,但不意味著你電腦上沒有!
ACDSee(1993年)
早期的作業系統並沒有現在高端,就拿一個最簡單的看圖需求來說,如果沒有專業軟體加持也是很難實現的。
於是格式全支援、啟動超快速的ACDSee迅速俘獲了一眾用戶的心。
即便是拿現在的眼光來看,功能單一、乾淨利落的ACDSee也依舊是可圈可點的。
不幸的是,隨後的發展中,ACDSee嚴重偏離了最初路線。
體積臃腫,操作繁瑣,大量的新增功能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毫無吸引力,以致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它不再感冒。
幾天前,ACDSee發布了最新的2020版本,一眾新功能幾乎可以比肩Photoshop,但問題是又會有多少人會選擇它呢!
智慧ABC(1995年)
很久很久以前,中文輸入法總共只有兩種,五筆輸入法和拼音輸入法。
智慧ABC就是拼音輸入法中的佼佼者。很不幸,它的老闆是微軟,也就是說你基本不會看到像中國軟體如此頻繁地更新與完善。
事實正是如此,若干年過去,不支援連打、沒有記憶聯想、不支援排序,甚至連詞庫都不怎麼豐富的智慧ABC,在搜狗、QQ等一大批互聯網輸入法面世之後迅速倒下。
有人說這是因為美國人不懂中國,但我卻認為,或許僅僅是輸入法在整個微軟版圖中佔比太小所致。
不管怎麼說,這款輸入法早已成為了一個記憶,一個承載了很多人青春的記憶!
MSN(上世紀90年代)
和QQ這些本土類IM軟體不同,MSN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由於是Windows內置的一款通訊軟體,MSN自打一出世便自帶了萬千流量。
起初的MSN還是很有用戶緣的,畢竟當時能夠選擇的軟體不多。
而和國外用戶方便溝通,也成了MSN最初標榜的一大亮點。以至於當時,MSN被冠以白領專用,而QQ更多還是“草根”用戶。
這樣的好景並未持續很長時間,糟糕的用戶體驗、揮之不去的廣告、脆弱的安全機制、緩慢的文件傳輸,MSN的境遇每況日下,甚至還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斷服事件。
相反,原本的對手QQ卻在一次次爭鬥中緩慢勝出。
2013年3月,微軟正式宣布關閉MSN服務(此時MSN已更名為Windows Live Messenger),至此這個“藍色小人”終於走上了自己的歸宿。
Windows優化大師(2000年)
早期的Windows在個性化方面並不理想,那時的網友裝完系統後,總是習慣性地使用軟體優化一番,這就是——Windows優化大師的由來。
優化大師內置模組很多,從操作習慣、系統性能、外觀顏值、功能選項等方面逐一完善,幾乎能夠為你打造一款完全屬於自己的Windows。
甭管是不是心理作用吧,總之那時的系統優化真的很火,就像前些年的ROM刷機一樣普遍!
優化大師並不是唯一一款Windows優化軟體,它還有一個同行——超級兔子。
兩者在功能上相差無已,操作方法也幾近相同。
不過隨著Windows日漸完善,360、騰訊等一大批安全軟體也開始加入優化功能,模式單一的優化大師和超級兔子,雙雙沒能逃脫失敗的命運。
好在它的開發者另闢捷徑,換了個馬甲繼續上路,它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魯大師”!沒錯,也是當年Windows優化大師的作者!
珊瑚蟲QQ(2001年)
嚴格來說,珊瑚蟲QQ並不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軟體,而是一個依附於QQ主體之上的軟體外掛。
珊瑚蟲QQ主打去廣告、顯隱身、顯IP三大功能,這在當年是有絕對用戶基礎的。
不過由於動了騰訊最為看重的QQ流量入口,一場針對於外掛的專項戰爭開始打響。
結果顯而易見,珊瑚蟲作者被捕,彩虹QQ停更。
與此同時,騰訊也從技術方面禁止掉了外掛的使用,曾經風靡大江南北的QQ外掛從此消聲覓跡。
豪傑超級解霸(1998年)
現在的小夥伴似乎很難理解什麼是超級糾錯!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電影還要專門用軟體進行提亮。
而這恰恰正是當年超級解霸的標誌性功能。1998年中國VCD開始普及,將影院搬到家裡來看,是當時很流行的一句話。
但VCD光碟很不耐磨,如果在保管中出現劃痕,輕則卡頓,嚴重的還可以讓整台電腦死機。
豪傑超級解霸正是以超級糾錯作為最初的宣傳,別人放不了的盤它能放,別人會卡的盤它不卡,以至於那時的電腦幾乎沒有一台不裝它。
與此同時,超級解霸在功能上也很強大,A/B重複、VCD轉制MPEG、一鍵截圖、畫質增強等,最厲害的還是它專門針對CRT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俗稱“大腦袋”)所開發的亮度調節功能。
無論電影的畫面多暗淡,只要拖動這個滑桿,就能立馬“化腐朽為神奇”,在當時幾乎吊打了所有對手。
不過隨著網路影片興起,像超級解霸這種只能本地播放,而沒有在線能力的播放器日漸式微。
加之一體式外觀已深入人心,超級解霸已經很難再找回往日的輝煌。
時至今日,我們依舊能在網上下載到豪傑超級解霸的最新版本,但現在的市場,又有多少人會用它呢!
無論是IM、殺毒軟體、播放器、程式外掛……,每曾聽到這些名字,心裡總是不由地激動一番。
這其中有些已死,有些仍在苦苦支撐。但不得不說,對於絕大多數新手用戶來說,它們的名字早已陌生。
正所謂生也互聯網,死也互聯網,短短一篇文章,是不可能將整個中國軟體史翻個遍,但每次沉醉於這樣的回憶中,是不是也是一種另類的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