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硬體角度聊聊我為什麼不看好Steam掌機

近日,Steam突然發布了旗下全新掌機Steam Deck,就是下面這傢伙:

這款新掌機一經公布,就引來了玩家之間的熱烈討論。

有的玩家表示Valve又開始不務正業了,有的玩家則表示這款掌機註定會像之前的Steam手把一樣暴死等等。

作為一個從事PC硬體工作多年的「老人」,我想跟大家聊聊自己對Steam Deck的看法。

從硬體角度聊聊我為什麼不看好Steam掌機

首先表明立場,作為一個Steam平台用戶以及硬體愛好者來說,我很高興能夠看到Steam Deck這樣一款掌機的誕生,而且在這款掌機發售之後,我很可能也會第一時間購入來進行體驗。

但這並不代表我對這款掌機的未來有所期待。接下來說說原因。

從設計角度來說,Steam Deck有幾個比較尷尬的地方。

首先是左右側觸控板的設計。這一點可以理解的是這種觸控板設計會讓玩家在滑動選擇方面有更好的體驗,但對於Steam平台的遊戲來說,這兩塊觸控板的實用程度就得劃個問號了。

其次,十字鍵、搖桿以及按鍵位置過於偏上,這種設計對於一款掌機來說可能是比較失敗的,因為拿在手裡玩遊戲的時候會感覺到非常彆扭和不舒服。

畢竟我們看無論是Switch還是早先的PSV、3DS等,這些關鍵按鍵都位居機身中部,太過靠上的設計讓Steam Deck的操控手感顯得比較懸。

第三,Steam Deck手把部分的頂部設計了L1/L2/R1/R2鍵,用過Switch的朋友都知道,這樣設計的按鍵手感真的不咋地。

尤其是要玩一些像《怪物獵人》這類遊戲的話,肯定得外接手把才可以。不過,Steam上不少遊戲其實並不支援手把操作,如果遇到這種問題就比較尷尬了。

最後就是尺寸的問題。Steam Deck尺寸為29.7厘米長、11.7厘米高、4.8厘米厚。

而大家熟悉的Switch尺寸為24厘米長、10.16厘米高、1.4厘米厚,前者相當於3個Switch摞在一起的厚度,再加上669克的重量,真的可以當板磚使了。

因此從整個產品的設計角度來看,這款掌機最大的問題是十字鍵、搖桿、按鍵與觸控板的位置問題,這會造成比較怪異的操控手感。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硬體。

Steam Deck硬體配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其一,採用了AMD Zen 2架構訂製版APU,GPU為RDNA 2架構設計。

Zen 2架構APU也就是AMD上一代產品,配置無疑是落後於主流世代。從基本參數來看,這顆APU採用了4核8執行緒設計,主頻2.4GHz-3.5GHz,從規格來看基本是Ryzen3 4300U這顆入門處理器的超執行緒版。

而配備的GPU FP32浮點運算能力為1.6TFLOPS,加上CPU部分的448GFLOPS也就2TFLOPS的FP32浮點運算能力,比PS4主機的浮點運算能力(1.8TFLOPS)要略高一些。

因此如果沒有特殊優化的話,Steam掌機並不能很流暢的運行Steam平台的所有遊戲。

其二,Steam Deck起步存儲容量為64GB,另外還有256GB和512GB,其中,64GB為eMMC PCIe 2.0規格,雖說是固態硬碟,但其讀寫速度遠遠比不上NVMe固態硬碟,大概只有500MB/s左右。

而256GB版本為NVMe PCIe 3.0固態硬碟,512GB版本為高速NVMe PCIe 3.0固態硬碟。

按照目前固態硬碟讀寫速度情況猜測,256GB版本讀取速度大概在2000MB/s左右,寫入速度大概在1500MB/s,512GB版本讀取速度大概在3000MB/s左右,寫入速度大概在2000MB/s左右,所以想要獲得更快的遊戲載入速度,那麼至少要購買529美元的256GB版本機型。

此外,這款掌機支援Micro SD卡擴充,但是對於玩家來說,這一部分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Steam平台包含不少體量在數十個GB的大型遊戲,目前Micro SD卡256GB的要250元左右,400GB的則要500元以上,1TB的需要1000元以上,加上主機價格,可以收一台不錯的二手高性能電競筆電了。

或者如果按照Steam Deck的性能來說,相應價格下來其實完全可以買一台全新的Ryzen平台筆記型電腦,比如聯想小新Pro 16,5000多的Zen 3架構Ryzen不香嗎?

最後我們再說說體驗。

體驗方面我最擔心的一點是遊戲的優化問題。

前面說了,Steam Deck浮點運算能力只比PS4略高,不如PS4 Pro。但PS4做為純正的主機,運行在其平台上的遊戲都是經過針對性優化的,所以基本能保持穩定30fps的流暢度。

而Steam Deck做為Steam平台的掌上承載者,遊戲廠商估計不會專門針對其進行特定優化,這就會導致很多遊戲無法在這款掌機上流暢運行。

從硬體角度聊聊我為什麼不看好Steam掌機

此外,正是因為遊戲廠商不太會針對做專門優化,所以遊戲在低解析度下的UI適配問題也可能對玩家的體驗造成影響。比如7英吋螢幕下,遊戲介面字體大小就是個棘手問題。

另外一個可能會對體驗造成影響的就是散熱問題。其實Steam Deck雖然是掌機,但本質上就是一台訂製版的Ryzen平台電腦。

從設計上我們也看到了風扇和出風口的設計。Switch使用了Tegra處理器,整體溫控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長時間遊戲下也能感覺機身比較熱。

而Steam Deck採用了功耗比較高的Zen 2Ryzen平台,高負載下核心溫度飆到60-70℃或者80℃都是很有可能的,這會導致其背部熱量傳導更加明顯,影響掌機模式下的使用體驗。

吐槽了這麼多,最後的最後我還想說一些積極的事。

雖然我覺得Steam Deck上市之後的前景堪憂,但對於掌機行業來說,有這麼一款攪局者也是一件好事。

現階段市面上有很多所謂的Windows掌機,主要也是宣稱可以暢玩Steam遊戲。這次Valve官方推出Steam Deck,且價格在這類產品中比較有競爭力,所以對於這個市場可以帶來一些衝擊作用,讓那些想要收割智商稅的國產Windows掌機有所收斂。

而從遊戲玩家的角度來看,雖然Steam Deck很難滿足大型3A遊戲的流暢運行需求,但是對於那些喜歡獨立遊戲的玩家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