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紙們當心!:這些號稱「可以吃」的化妝品翻車了
近些年來,坊間出現了「食品級」化妝品的說法,商家宣稱這類化妝品原料都是「無添加」「純天然」的,更安全有效。不過經過權威檢測部門測試後發現,多款號稱「食品成分」「可食用」的化妝品配料表發現,這些號稱「食品級」的化妝品、護膚品很大程度上只是商業營銷噱頭。
所謂的「80%食品成分」「食品級」甚至稱自己化妝品「可食用」的說法,不過是商家的營銷噱頭。
為什麼有商家樂於宣傳自己的化妝品「可食用」?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商家製造的營銷噱頭,給化妝品安上「可食用」的名號,讓其顯得是「無添加」「純天然」的,更安全有效。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業內人士表示,並非像消費者想像的那樣——食品相對於化妝品純度更高、更安全。事實上,相對於食品,製作化妝品所用的原料有時候對純度的要求更高,因為雜質過多會導致化妝品的配方體系崩塌。
此外,同樣是富含維生素C,檸檬汁直接敷到臉上不僅不能美白,還可能導致瘙癢和紅腫,因此正規的化妝品中都是維生素C穩定形態的衍生物,且會對濃度和刺激度進行調節。同時,對比維生素C在食品添加劑中的標準和化妝品技術規範中的標準,後者明確了重金屬鉛、砷為禁用組分,不允許添加到化妝品中。
此外,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多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已經發布消費提示,稱不存在「食品級」化妝品的概念。
中國《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化妝品是指以塗擦、噴洒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用於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
食品的使用方式則為經口攝入(食用或飲用),並通過消化系統各個器官的協調合作來完成消化和吸收,與化妝品的使用方法、作用部位、作用機理等均不相同。因此,食品和化妝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同時,中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化妝品宣傳不能含有「純植物」「純天然」等絕對化的詞語。一些商家投機取巧,用「食品級」引發消費者聯想,替換了已經被明令禁止的「純天然」「純植物」的概念。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也對化妝品廣告進行了嚴格規範,要求廣告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明示或者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不得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有監管部門提醒,有部分商家宣稱化妝品是「食品級」成分,誘導消費者購買,都是違反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