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以光速逼近貴州茅台 A股大佬4年前準確預言
2017年,私募大佬林園曾振臂高呼:片仔癀未來股價或許會超越貴州茅台!如今,越來越多訊號顯示,這句話好像離成真越來越近了。片仔癀,究竟價值幾何?這座商業大廈,可以建造多高、多久?它會成為下一個茅台,還是重蹈當年東阿阿膠覆轍?
2017年,私募大佬林園曾振臂高呼:片仔癀未來股價或許會超越貴州茅台!
如今,諸多訊號顯示,這句話似乎離成真越來越近了。
西南證券研報表示,500毫升的飛天茅台售價1499元,平均約3元/毫升,而錠劑片仔癀每粒僅重3克,平均約197元/克,定價比茅台更高。
據Wind數據,片仔癀從2020年1月2日的108.46元漲到2021年7月2日的441元,漲近300%,遠超茅台漲幅(82%)。
截至7月2日收盤,片仔癀總市值達2675.41億元,遠超同樣手握國家絕密級中藥配方的雲南白藥1448.45億元,以及老牌中藥企業同仁堂的535.83億元,是當之無愧的「中藥一哥」。
更瘋狂的是,如今片仔癀遭到黃牛囤貨炒作,價格被炒至一粒千元以上,像大白菜一樣被市民瘋搶,還因此「喜提」茅台同款批評——「藥品是用來治病的,不是用來炒作的」。
不知不覺間,市場已經把片仔癀視為有金融屬性的產品了。
片仔癀,究竟價值幾何?這座商業大廈,可以建造多高、多久?它會成為下一個茅台,還是重蹈當年東阿阿膠覆轍?
我們逐一深扒。
神葯的來頭
片仔癀是漳州片仔癀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王牌產品,也是中華老字號藥品里的「高端貨」。
別看藥名很拗口,據多方媒體報道,它確實有些來頭。
據姑蘇晚報,企業副總陳金城如表示,該神葯有近500年歷史。相傳嘉靖年間嚴嵩專權,一位太醫不滿暴政,帶著片仔癀的藥方逃出皇宮。後來,他躲進福建漳州的寺廟裡,出家為僧,並用這個方子配藥,為當地人解除紅、腫、熱、毒、痛的病痛,效果不錯。
關於片仔癀的傳說,陳金城表示無從考證。但片仔癀確實有歷史沉澱。據《漳州文史資料》、《龍溪風物誌》記載,從民國開始,寺僧修文、黃延侯,一直在漳州的製藥廠「馨苑茶莊」賣片仔癀,而且生意很好。
建國後,馨苑茶莊被劃歸醫藥行業,公私合營重組成國企(漳州製藥廠),片仔癀作為重要產品,單獨擁有一個車間,後來又改製成私企。
1996年的電視劇《上海人在東京》中,出現了日本留學生倒賣片仔癀的片段,倒賣者說:「這玩意在中國,怎麼也得100多……口瘡、痔瘡,什麼都能治!」
2014年、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廣州登革熱疫情爆發,國家相關部門出台《埃博拉診療指南》、《登革熱診療指南》,均把片仔癀列入到推薦用藥。
2003年6月,片仔癀在上交所上市,在往後十餘年中,相繼成為經國家商務部認定的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經國家科技部認定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政府品質獎」企業。
其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其中藥工業園成為經國家旅遊局公示的首批「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
企業運營 成色幾何?
財報顯示,企業營收、凈利潤雙雙穩定增長。
片仔癀系列是核心產品,主治熱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癰疽疔瘡,無名腫毒,跌打損傷及各種炎症;肝膽濕熱所致的肝炎、脅痛。基本可概括為清熱、護肝、鎮痛。
除此之外,企業還生產銷售「安宮牛黃丸」等傳統中藥,以豐富產品線。我們無法獲悉各種藥物的銷售明細,不過,財報顯示,心血管用藥、呼吸系統用藥、婦產科用藥這些不在片仔癀主治範圍內的藥物,營收都在同比大幅度提升。
2015年,為增強抗風險能力,公司發布了「一核兩翼」經營戰略。「一核」是以傳統中藥。兩翼分別是保健類(保健藥品、食品、功能飲料),以及日化類(特色功效化妝品、日化產品)。
據2020年年報,報告期有14%營收來源於化妝品、日化品,營收達到9億餘元,同比大幅度上升。控股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化妝品有限公司的分拆上市項目正在啟動。可見,化妝品領域進展不錯。
食品營收金額不大,只有1126萬,營收佔比微升,營業成本同比提升31%,說明還在爬坡階段。
2020年,企業把繼續研發片仔癀視為主要任務。同時也在研發備受關注的「用於治療腫瘤」、「治療腫瘤性疼痛」的「抗癌」概念項目。
增收增利、拓寬頭部產品的醫療價值、發展腰部產品、擴大產品線……片仔癀基本面算得上優良。
然而,僅僅是優良,顯然無法支撐片仔癀的誇張市值與股價。片仔癀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品牌力、原材料壟斷性和保密配方構築的護城河。
看品牌力,無需多言。「國禮」、「福建三寶」、「絲綢之路的中國符號」、「比茅台還貴的天價葯」……片仔癀已經塑造起了高高在上的形象。
看原材料壟斷性,片仔癀壟斷了麝香。據蘿蔔投研數據,片仔癀成分主要有三七、天然麝香、天然牛黃、蛇膽。天然麝香佔總成本比值分別高達 41.06%,將近一半。
自古以來,麝香就是「稀罕物件兒」,經常出現在「宮斗劇」中,中國人對其信仰深厚。疊加原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捕獵。如今更是奢侈品了。
據健康時報訊,受疫情影響,現在天然麝香價格從每公斤30萬元漲到40萬元。
上世紀八十年代,野生麝曾遭瘋狂獵殺,數量銳減,為了防止偷獵等行為,國家對天然麝香採取定額配給制度。
2005年7月,國家食葯監局發布《關於天然麝香、熊膽粉等使用問題的通知》,限定只有漳州片仔癀、北京同仁堂等五家企業、四種藥品才能使用天然麝香。
片仔癀利用這個「特權」為契機,開啟了鑄造護城河之路。
僅僅獲得使用權,片仔癀不滿足。2007年,片仔癀殺入人工養麝領域,在四川理縣和陝西鳳縣兩處先後建了養麝基地。
根據2017年片仔癀董秘對投資者提問的回答,片仔癀基地圈養的林麝約佔全國人工養殖的60%以上。
據西南證券2021年2月發表的研報,目前,陝西養殖基地養麝超1萬頭,推測年產超100公斤,麝香和牛黃均可滿足3年的產能擴張。
這樣一來,只要自家養殖得法,市場上的麝香越緊俏,反而越利好片仔癀。
看保密配方,據企業介紹,片仔癀的原料中,除了明確公布的麝香、牛黃等,還有一部分是絕密配方。
在中國,為了保護中藥品種,設了一個「國家保密配方」。配方分三個等級。從1994年起,片仔癀被列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是最高級別,中國獲得這個殊榮的,只有兩大藥品——「雲南白藥」和「片仔癀」。
無論品牌力、保密配方還是原材料稀缺性,都決定了片仔癀擁有自主定價權,以維護其高毛利率和品牌信仰。
綜上,片仔癀的商品屬性已經很靠近茅台了:
1、都有社交屬性,類似奢侈品,自用顯生活品質,送禮高大上。
2、都有依賴性或成癮性。林園曾表達過,選股要選吃進嘴巴的,有成癮性的,片仔癀藥物功效就屬於「吃了不能救命,但會讓你感覺舒服一些」的類型,如果新產品針對癌症的藥效被驗證,這種屬性會被放大。
3、都有一定保值、收藏價值。片仔癀的保質期為5年,是國家規定的最長中藥保質期,可以超前消費。
在消費市場上,片仔癀也得到了茅台的待遇。北京商報等媒體報道,6月22日-25日,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各地片仔癀線下店均出現斷貨、漲價情況。
在北京,王府井片仔癀體驗館目前3克裝的片仔癀葯錠和3.6克裝的片仔癀膠囊均已售罄,在成都,片仔癀體驗館的中「3克 x 1粒/盒裝的片仔癀顆粒要「憑身份證購買」,而且每人限購3粒。
門店缺貨的同時,線上平台以及個人經銷商渠道中,卻不斷漲價。目前,各大線上藥店的價格基本在900元/粒-1800元/粒之間,最高比官方價格高了3倍之多。
有上海的片仔癀線下門店告訴媒體,「兩三個月前,突然有黃牛開始大批購買,店鋪無奈開始限購,只對會員老顧客開放。」
此情此景,和去年年初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中揭露的「投資客、黃牛、經銷商囤貨爆炒白酒」的套路如出一轍。
封神還是折戟?一線之隔
一部分股民憧憬著「片仔癀成為下一個茅台」,另一部分股民卻在擔心其成為下一個東阿阿膠。
確實,中藥股的商業大廈一旦深度綁定於品牌信仰,也可能坍塌於信仰。片仔癀並非大而不倒。
看外部風險,片仔癀需警惕同行競爭。
國葯界有句老話,「北有同仁堂,南有片仔癀」。
2020年7月,片仔癀收購做安宮牛黃丸和西黃丸的龍暉葯業,頗有與同仁堂一決高下,搶北方市場份額的意味。
長期以來,片仔癀中國業務主力在華東地區。據企業財報,只看中國市場,2016年,華東地區營收159610萬元,占企業營收近7成,到了2020年,華東地區營收472422萬元,占企業營收73%。
其他地區的營收增幅也很大——從2016年的46447萬提高至2020年的14948萬,提高了近200%。
據公開資料,同仁堂的「雙天然」安宮牛黃丸,原材料中也有天然麝香。近年來,同仁堂也在如法炮製片仔癀的優勢——養麝。
據天眼查顯示,2015年,同仁堂旗下的陝西麝業註冊,從2017年-2020年,一直在大規模的考察、布局。
目前,我們無法從公開資訊中查到同仁堂養殖麝的規模,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其養殖規模的擴大,雙方競爭會愈發激烈。
不止同仁堂,近十年來,隨著天然麝香使用許可權放開,陝西廣譽遠等中藥企業也獲批可以使用天然麝香,也開始探索犀牛、林麝等動物的養殖之路。
而一旦各大中藥品牌養麝成規模,片仔癀的原材料優勢有所削弱。
看內部風險,片仔癀最大的風險是信仰動搖。
片仔癀在互聯網上「嶄露頭角」時,相對還比較神秘,主要流傳於福建當地的報紙、口口相傳以及網友零散的探討中。
如今,權威媒體、專家針對片仔癀藥效與性價比的探討聲,越來越多。本次炒作事件,更是把很多專家「炸出」水面發聲。
據健康時報報道,今年6月,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團隊發文《磷脂素(Oxylipin)定量分析揭示片仔黃對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機制》。論文表示,片仔癀可以減少氧化應激並減輕肝脂肪變性和損傷。不過,作用機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茹清靜表示,片仔癀對於治療表現為實證、熱證的肝病確有效果,但因其價格較貴,並且不進醫保,臨床醫生會選用其他成分相似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八寶丹等。
總之一句話:片仔癀可以緩解肝損傷,但是離線下門店宣傳冊中的「防癌抗癌」還差十萬八千里,而且性價比不高。
同樣需要引起警覺的是,炒作亂象已經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福建省漳州市市場監管局表示,針對片仔癀的葯價問題,他們已經準備對經銷商做出提醒。
6月22日,人民網發表評論稱:「藥品是用來治病的,不是用來炒作的。」
猶記得2020年7月15日,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台@學習小組發表文章《變味的茅台,誰在買單?》指出,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
次日,茅台股價一改連漲之勢,轉頭大跌7.9%。
回顧上一位連續12年超過20%的利潤增長,被稱為「葯中茅台」的東阿阿膠,受官媒質疑使是企業急轉直下的關鍵點之一。
自古以來,中國人信奉驢皮可以補血。然而,2018年2月18日,國家衛計委下屬的公益熱線官微發布了一條微博,表示「阿膠只是水煮驢皮,其主要成分並不是一種好的蛋白質」,引發軒然大波。
東阿阿膠陷入了「庫存積壓-市場環境差-質疑聲不斷」的惡性循環,於2019年7月暴雷。
這就是網友調侃的「小質疑傷身,大質疑要命」。
綜合以上來看,片仔癀會成為下一個茅台,還是調頭成為當年的東阿阿膠,似乎也只有一線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