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不淡定!小龍蝦被投喂抗抑鬱葯後:發生了意料之外劇變
又到了吃小龍蝦的季節,大家喜歡嗎?
日前,國外研究團隊分享了一項新成果,發現投喂抗抑鬱治療藥物後,小龍蝦的性格和習性悄然發生變化,簡單來說就是更愛進行戶外活動,更加咄咄逼人。
據悉,試驗藥物名為西酞普蘭,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為外消旋體,處方葯。可選擇性地抑制5-HT轉運體,阻斷突觸前膜對5-HT的再攝取,延長和增加5-HT的作用,從而產生抗抑鬱作用。
團隊稱之所以做類似研究,主要是人類活動產生的藥物污染已經顯著影響淡水生物的水體。
試驗小龍蝦為原產於北美水系的刺頰小龍蝦,它們在抗抑鬱藥物環境中生存一段時間後,會花費兩倍於之前的時間在戶外活動,進行覓食等。
研究作者之一、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土壤與水科學系助理教授AJ Reisinger說:我們當中沒有人真的預料到小龍蝦行為會發生如此劇烈變化。
同時,小龍蝦戶外互動時間的增加,可能意味著它們被捕食的機會增加, 同時更長的覓食時間也對食物鏈有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