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要收購高通 半導體巨頭博通如今斷臂求生:蘋果會接盤嗎?

  • 2019 年 12 月 20 日
  • 資訊

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則,在任何生存環境下,都是適用的。而在商業環境中,優劣的標準,離不開利益。

上一次印證這一規則的,是 Intel 的手機基頻業務;而這一次,可能將是博通的 RF 業務。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博通(Broadcom)正在與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合作,為其無線射頻業務(Radio Frequency,簡稱 RF)尋找買家。

另外,報道還指出,鑒於 RF 部門所在的無線業務在 2019 財年帶來了 22 億美元的收入,RF 部門的估價或為 100 億美元。

蘋果或為潛在買家

博通計划出售 RF 業務的消息一出,就有許多國外媒體以及分析師猜測,蘋果公司可能成為潛在買家。Creative Strategies 分析師 Ben Bajarin 在 Twitter 上指出,蘋果已經在研究自己的 RF 技術,可能成為收購博通業務的“候選人”。

那麼,蘋果接手 RF 業務的可能性何在?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頻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頻晶片負責訊號處理和協議處理。

目前,在 5G 基頻晶片方面,蘋果與高通在 2019 年 4 月 17 日達成了和解,簽署了為期 6 年的合作協議。但另一方面,蘋果自研 5G 基頻晶片的腳步也未停下。

而在蘋果自研基頻晶片的布局中,僅有在今年七月份收購的 Intel 基頻業務,而在 RF 方面,蘋果還未有所涉及,此前的 RF 晶片主要由博通方面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推行了“modem+RFFE”打包的方案,這不僅能夠帶來更多的利潤,還可以帶來更多的自主性。這對目前已經踏上自研基頻晶片之路,致力於減少對高通依賴的蘋果而言,“modem+RFFE”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在 modem 方面,蘋果已經有了 Intel 的多項無線技術專利,而 RF 方面,博通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事實上,作為“半導體巨頭”,博通在 RF 業務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博通的 FBAR 濾波器,它能夠使訊號更為清晰,是 iPhone 等智慧手機中的常見組件。

不過,蘋果將成為博通 RF 業務接盤者這一消息還僅僅停留於猜測層面,而博通計划出售 RF 業務一事,從報道描述來看,已是八九不離十了。

無線業務陷“困境”

事實上,博通此次計划出售的 RF 部門屬於無線業務的一部分,不過,目前該業務已被劃為核心半導體業務之外的業務。在 2019 Q4 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博通 CEO 陳福陽表示,博通的無線晶片業務是獨立運營的。

曾要收購高通 半導體巨頭博通如今斷臂求生:蘋果會接盤嗎?
雷鋒網註:圖源方正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從博通的收入比例來看,無線業務是博通的主要業務之一。在 2016 年以前,無線業務一直是博通營收的最大貢獻者。

從博通的發展歷程來看,博通在 AVAGO 時期就已在射頻方面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後來,收購英飛凌體聲波業務後擴大了 BAW 濾波器市場份額。2016 年,在收購了原博通公司後,博通在無線連接方面實現了全球領先。

那麼,博通為何要將這主要業務其中的一部分出售呢?

事實上,近些年來,半導體行業逐漸陷入疲態,而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頭部玩家,博通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些困境,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其無線業務。在 2019 Q1 財報中,陳福陽也親口印證了無線業務表現不佳。

在無線通訊產品上,博通的主要客戶為蘋果、華為等。在 2019 年上半年,由於美國政府封鎖華為,博通等晶片產商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博通 2019 Q2 財報顯示,其半導體解決方案的收入僅為 40.9 億美元,同比下降了 10%。在財報會議中,陳福陽表示,華為出口禁令在內的貿易衝突正在製造經濟和政治上的不確定性。他說道:

華為禁令對我們這樣一家銷售零部件和技術的公司有什麼影響?短期來看,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因為不允許購買,也沒有明顯的替代措施。

曾要收購高通 半導體巨頭博通如今斷臂求生:蘋果會接盤嗎?
圖片來源: Gartner

另外,在蘋果方面,博通與蘋果在今年 6 月份續簽了兩年的 RF 晶片供應協議。不過,從研究機構 Gartner 最新發布的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數據來看,蘋果的手機出貨量呈現著下降趨勢;而手機出貨量的減少,意味著 RF 晶片的需求量也隨之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鑒於蘋果與高通重修於好,蘋果的基頻晶片將主要由高通提供。不過,高通在今年早些時候推出了“modem+RFFE”打包的方案,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蘋果對 RF 晶片的需求。

此外,在 RF 業務上,雖然博通的 FBAR 在 RF 無線晶片領域擁有優勢,但這部分業務正遭受來自 Qorvo 和 Skyworks 等公司的“威脅”。雷鋒網了解到,Qorvo 現已開發出一種新的濾波器技術,能夠替代傳統的 FBAR。這對博通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博通的經營之道

儘管無線業務在近些年來發展陷入瓶頸,但對一家致力於長期發展的企業來說,一旦盈利不佳,便進行出售,似乎不是一種妥當的做法。不過,在雷鋒網看來,聚焦於博通的經營發展,這種做法是符合“博通 Style”的。

從博通的發展來看,博通能夠成為半導體產業的頭部玩家,除了其自身技術實力,也離不開其一系列的併購舉措,而在這背後的操盤者,便是博通 CEO——陳福陽。

從 1992 年開始,陳福陽先後在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s 和晶片公司 IDT 任職,2005 年接管 AVAGO (博通前身)。不過,與其他半導體出身的管理者不同,陳福陽更重經營。在其公開發言中,有一句話很能代表他的經營思路:

我並不是半導體人,但是我懂得賺錢和經營。

接管 AVAGO 後,陳福陽帶著企業開啟了併購、出售之路。上任初期,陳福陽先是將印表機專用晶片業務出售給 Marvell,套現 2.45 億美元。而後,又將影像感測器業務售出,獲得 5300 萬美元。

對於留下的部門,陳福陽制定了苛刻的利潤指標,只要兩三次不達標,該部門將面臨被出售的風險。通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重組和剝離資產,AVAGO 的核心業務和盈利能力都得到了強化。

不過,如今的博通能夠成長為半導體行業的巨頭,離不開陳福陽近十年來的收購舉措。公開資料顯示:

2008 年,AVAGO 收購了 Nemicon,充實運動控制產品系列;

2008 年 10 月,收購了英飛凌的體聲波業務,使其在 BAW Filter 領域市場佔有率達 56% ;

2013 年 4 月,AVAGO 收購了 CyOptics,加強了在光纖產品領域的領導地位;

2013 年,收購 Javelin Semiconductor,加強了在無線通訊領域的布局;

2014 年,耗資 3 億美元收購 PLX Technology,加強了存儲等領域。

2015 年 3 月,以 6.09 億美元收購網通 IC 公司 Emulex,加強了企業級存儲業務;

2015 年 5 月,以 370 億美元收購半導體公司原博通公司,成立現在的博通公司;

2017 年 11 月,以 59 億美元收購網路設備製造商博科;

2018 年 11 月,以 190 億美元收購美國商業軟體公司 CA Technologies;

2019 年 8 月,以 107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賽門鐵克企業安全業務。

不難看出,博通正是在一次次的收購中不斷壯大自身的業務。而對於盈利不佳的業務,在陳福陽的經營之道中,將成為被淘汰的角色。由此,RF 業務的出售便顯得不足為奇。

另外,從博通近些年的收購業務來看,博通似乎正朝著軟體方向轉型。據博通首席財務官 Thomas Krause 透露,(博通)公司認為有機會在混合雲計算等基礎設施軟體領域進行類似的整合。

無獨有偶,陳福陽也曾側面回應了對這一轉型舉措。陳福陽在一份聲明中提到:

併購在博通的發展戰略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這筆交易(收購賽門鐵克)是我們繼收購博科和 CA Technologies 之後我們戰略的下一個合理的步驟。

曾要收購高通 半導體巨頭博通如今斷臂求生:蘋果會接盤嗎?

雷鋒網註:圖為博通 2018 Q1-2019 Q4 基礎架構軟體業務的營收佔比變化

其實,從博通近年來的財報數據也能夠看出,基礎架構軟體業務的營收佔比呈上升趨勢。在半導體市場頹靡之時,是軟體業務進行補空,放緩了營收的降速。在 2019 Q1 電話會議上,陳福陽曾表示:

儘管預計無線業務大幅滑坡,但網路業務的強勁業績為我們的半導體解決方案部門提供了支撐。此外,隨著將 CA 業務與博通整合取得良好進展,我們基礎設施軟體部門的表現尤為強勁。我們保持 2019 財年業績展望不變。

不難看出,軟體業務在越來越成為博通發展聚焦的重點。而相比之下,被剝離出半導體解決方案業務的無線業務及其 RF 部門,更像是被“打入了冷宮”。

事實上,在半導體行業,業務上的收購和出售都是常見的戲碼,這與半導體自身的發展局限相關。半導體產業十分依賴產業鏈,一旦鏈條的其中一環出現問題,都會增加半導體業務發展的不穩定性。

而博通計划出售 RF,就是真實的寫照。

曾要收購高通 半導體巨頭博通如今斷臂求生:蘋果會接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