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暖人出沒 扛凍有充電褲、電暖襪、發熱…
- 2019 年 12 月 19 日
- 資訊
隨著12月的來臨,氣溫日漸轉冷,各大冷空氣席捲全國各地。每年冬天,那個熟悉的場景又來了:北方人在屋裡吹著暖氣吃著冰棍,南方人在屋裡顫抖身體不停呼氣。那麼在沒有暖氣的南方,即便熬過了無數寒冬的你,保暖是否又成為你冬天最頭痛的問題呢?
面對寒冷刺骨的南方冬天,90後南方人又出來搞事情了!這屆怕冷又愛嘗鮮的90後,被網友戲稱為“電暖人”。因為淘寶雙12數據顯示,發熱的秋衣秋褲,充電加熱褲等銷量增加,這些高科技保暖商品成為90後們的最愛,預售加購量平均上漲7倍,訂單多來自南方地區。電暖人在南方紛紛出沒,而這股新風潮也慢慢進入了年輕人們的視線中。
在南方如此寒冷的冬天裡,電暖產品到底是好是壞呢,作為南方的靚仔靚女你又會怎麼選擇呢?以下將以電加熱保暖衣作為例子,與普通加絨衣進行對比,來看看保暖衣到底好不好。
加熱、保暖效果
電加熱保暖衣最大的特點之一,莫過於持續加熱。相比普通的加絨衣,電加熱保暖衣通過連接外部充電寶,能源源不斷給衣服提供熱量,達到長時間溫暖的效果。由此可見,保暖衣的加熱效果是很不錯的。
但相較之下,因為質地的輕薄,使得其保暖效果一般,出門在外如果遇到沒有電的情況,保暖衣的作用就會變為0!一個滿電的充電寶,能加熱保暖衣2-3小時,所以穿上保暖衣出門,記得要帶夠充電寶哦!
輕便or笨重
普通加絨衣為了達到暖的效果,衣服格外厚實,穿起來會笨重得多。相反保暖衣質地輕薄,穿起來顯得更輕便,在體驗上會更自在舒適。冬天出門在外,能穿著舒適輕便,無疑深受年輕人們的喜愛
加熱範圍、局限性
一般的保暖衣,主要加熱範圍為身體前部和背部,而可憐的胳膊就不能被溫暖覆蓋。受熱的範圍局限性,也是保暖衣的一大問題,而加絨衣的形式更多,至少能保證身上每一處都暖和。
此外,保暖衣的加熱溫暖高,也使得它不太適合在室內環境下穿,不然你就會是汗如雨下,如果你需要經常在室內外走動,就需要頻繁增減衣物。而普通的加絨衣在室內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的同時也不會過於加熱過猛。
價格、性價比
保暖衣的價格一般在200-300元不等,而普通的加絨衣根據其品質、款式的不同,價格跟保暖衣相差不大。在功能基本完備、實用性還行的情況下,保暖衣的價格偏貴卻也是大家所能接受的,但不美觀,成為人們經常嫌棄的一點。
安全保障問題
保暖衣等產品沒有規範生產管理,生產品質沒有得到保障,從而會有很多“次品”出現,而且衣服是通過外部充電寶供電,衣服上的電線會存在絕緣保護手工不理想的情況,如果充電寶在品質也存在問題,就很有可能發生充電寶短路爆炸等不堪設想的後果。普通的加絨衣顯然不存在以上的問題。
保暖衣的隱形危害
有調查顯示,保暖衣的加熱過程,其實是對皮膚傷害的慢性過程!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表示,人在冬天的反應會比較差,若皮膚長時間緊貼40至50℃的發熱產品,即猶如被“Slow Cook”(慢煮)一樣,可導致皮膚乾燥、發熱、紅腫,甚至生水泡及灼傷。
另外,他提醒三種人特別要小心,“第一,患皮膚炎、濕疹或皮膚有傷口的人,皮膚需常保持涼快及濕潤,如果著這種衫,很容易會感染細菌,或令病情惡化。其次,長者因皮膚神經線對熱力的反應較慢,即使過熱亦可能不覺,容易灼傷。另外,服用藥物的人,服藥後有睡意,電熱衣溫度過高亦可能不知,後果可以很嚴重。”
從以前的“要風度不要溫度”到如今的“電暖人”,年輕人們也終於被寒冷的冬天“折腰”了,而如今在商家的支援、宣傳,以及品牌的合作引入之後,曾經高高在上的保暖產品也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保障和優惠。或許更多人會因為實惠的價格而選擇保暖產品,但是否合適不能只看單一方面,不同人群不同需求也會決定產品和合適與否。
隨著科技的發展,保暖產品日益增多,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優劣問題是每一個產品的必經之路,也只有在不斷的優化改進中,產品才能做得越來越好,而看完上述的介紹,對於新舊保暖產品的優劣,大家也心中有數,應該懂得如何選擇了吧。今年冬天,你會成為“電暖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