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經典面試題 – 系統管理 – 備份策略
[Linux]經典面試題 – 系統管理 – 備份策略
目錄
一、備份目錄
1.1 系統目錄
目錄 | 內容 |
---|---|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 網路配置文件 |
/etc/resolv.conf | DNS解析文件 |
/etc/hosts | hosts映射文件 |
/etc/fstab | 開機掛載記錄 |
/etc/inittab | 設置開機runlevel |
/etc/profile | 設置全局變數 |
/etc/group | 用戶組配置文件 |
/etc/passwd | 用戶帳號資訊 |
/etc/shadow | 用戶密碼資訊 |
/etc/sudoers | sudo配置文件 |
/etc/rsyslof.conf | 日誌設置文件 |
/usr/local | 放源碼包編譯安裝的軟體 |
/var/log/messages | 系統默認日誌文件 |
/var/log/secure | 驗證授權方面日誌 |
/var/log/boot.log | 系統啟動日誌 |
/var/log/cron | cron進程日誌 |
/var/log/httpd(apache2) | apache日誌 |
/var/log/mail | mail日誌 |
/var/log/samba | samba日誌 |
/var/log/sssd | 守護進程安全日誌 |
1.2 服務目錄
以MySQL、Apache為例:
目錄 | 內容 |
---|---|
/var/lib/mysql | RPM包安裝的MySQL |
/usr/local/mysql/data/ | 源碼包編譯的MySQL |
/var/www/html/ | Apache網站內容 |
/usr/local/apache2/htdocs/ | |
/etc/httpd/conf/httpd.conf | Apache配置文件 |
/usr/local/conf/httpd.conf | |
/var/log/httpd/ | Apache日誌文件 |
/usr/local/apache2/logs/ |
二、備份策略
2.1 完整備份
完全備份(Full Backup):備份一份與原來一摸一樣的數據。
常用命令:cp、tar、dump(ext4)、xfsdump(xfs)
2.2 增量備份
差異備份(Differential Backup):以前一次備份作參考進行備份。
常用命令:cp、tar、dump(ext4)、xfsdump(xfs)
2.3 差異備份
差異備份(Incremental Backup ):以第一次備份作參考進行備份。
常用命令:cp、tar、dump(ext4)、xfsdump(xfs)
三、備份頻率
3.1 實時備份
- 如MySQL主從同步,分散式存儲里OSD的主備寫入。
3.2 定時備份
- 如每天、每周備份,一般通過「腳本+定時任務」實現。
四、備份位置
4.1 本地備份
- 本地:備份在不同的伺服器,不同的硬碟上。
4.2 異地備份
- 異地:備份在不同的數據中心,不同的機房。
五、參考方案
5.1 資料庫伺服器
以一台資料庫為例:
-
每日備份的數據(異地備份)
- MySQL資料庫(主從備份,每日做一次增量備份)
-
每周備份的數據(異地備份)
-
MySQL資料庫(每周做一次完整備份)
-
重要的系統數據(配置文件、日誌類的)
-
網頁數據(Apache)
-
其他服務相關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