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REFERENCED_PARAMETER的用處
UNREFERENCED_PARAMETER的用處
作用:告訴編譯器,已經使用了該變數,不必檢測警告!
在VC編譯器下,如果您用最高級別進行編譯,編譯器就會很苛刻地指出您的非常細小的警告。當你生命了一個變數,而沒有使用時,編譯器就會報警告:
「warning C4100: ''XXXX'' : unreferenced formal parameter.」
所以,為了讓編譯器不必檢測你的警告,就使用UNREFERENCED_PARAMETER語句。比如:
int SomeFunction(int arg1, int arg2)
{
UNREFERENCED_PARAMETER(arg2)
...
}
我看到過一些 C++ 程式碼針對沒有使用過的參數用 UNREFERENCED_PARAMETER,例如:
int SomeFunction(int arg1, int arg2)
{
UNREFERENCED_PARAMETER(arg2)
...
}
我還看到過這樣的程式碼:
int SomeFunction(int arg1, int /* arg2 */)
{
...
}
你能解釋它們的差別嗎?哪一種用法更好?
Judy McGeough
是啊!為什麼呢?讓我們從 UNREFERENCED_PARAMETER 開始吧。這個宏在 winnt.h 中定義如下:
#define UNREFERENCED_PARAMETER(P) (P)
換句話說 UNREFERENCED_PARAMETER 展開傳遞的參數或表達式。其目的是避免編譯器關於未引用參數的警告。許多程式設計師,包括我在內,喜歡用最高級別的警告 Level 4(/W4)進行編譯。Level 4 屬於「能被安全忽略的事件」的範疇。雖然它們可能使你難堪,但很少破壞你的程式碼。例如,在你的程式中可能會有這樣一些程式碼行:
int x=1;
但你從沒用到過 x。也許這一行是你以前使用 x 時留下來的,只刪除了使用它的程式碼,而忘了刪除這個變數。Warning Level 4 能找到這些小麻煩。所以,為什麼不讓編譯器幫助你完成可能是最高級別的專業化呢?用Level 4 編譯是展示你工作態度的一種方式。如果你為公眾使用者編寫庫,Level 4 則是社交禮節上需要的。你不想強迫你的開發人員使用低級選項清潔地編譯他們的程式碼。
問題是,Level 4 實在是太過於注意細節,在 Level 4 上,編譯器連未引用參數這樣無傷大雅的事情也要抱怨(當然,除非你真的有意使用這個參數,這時便相安無事)。假設你有一個函數帶來兩個參數,但你只使用其中一個:
int SomeFunction(int arg1, int arg2)
{
return arg1+5;
}
使用 /W4,編譯器抱怨:
「warning C4100: ''arg2'' : unreferenced formal parameter.」
為了騙過編譯器,你可以加上 UNREFERENCED_PARAMETER(arg2)。現在編譯器在編譯你的引用 arg2 的函數時便會住口。並且由於語句:
arg2;
實際上不做任何事情,編譯器不會為之產生任何程式碼,所以在空間和性能上不會有任何損失。
細心的人可能會問:既然你不使用 arg2,那當初為何要聲明它呢?通常是因為你實現某個函數以滿足某些API固有的署名需要,例如,MFC的 OnSize 處理常式的署名必須要像下面這樣:
void OnSize(UINT nType, int cx, int cy);
這裡 cx/cy 是窗口新的寬/高,nType 是一個類似 SIZE_MAXIMIZED 或 SIZE_RESTORED 這樣的編碼,表示窗口是否最大化或是常規大小。一般你不會在意 nType,只會關注 cx 和 xy。所以如果你想用 /W4,則必須使用 UNREFERENCED_PARAMETER(nType)。OnSize 只是上千個 MFC 和 Windows 函數之一。編寫一個基於 Windows 的程式,幾乎不可能不碰到未引用參數。
說了這麼多關於 UNREFERENCED_PARAMETER 內容。Judy 在她的問題中還提到了另一個 C++ 程式設計師常用的並且其作用與 UNREFERENCED_PARAMETER 相同的訣竅,那就是注釋函數署名中的參數名:
void CMyWnd::OnSize(UINT /* nType */,
int cx, int cy)
{
}
現在 nType 是未命名參數,其效果就像你敲入 OnSize(UINT, int cx, int cy)一樣。那麼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你應該使用哪種方法——未命名參數,還是 UNREFERENCED_PARAMETER?
大多數情況下,兩者沒什麼區別,使用哪一個純粹是風格問題。(你喜歡你的 java 咖啡是黑色還是奶油的顏色?)但我認為至少有一種情況必須使用 UNREFERENCED_PARAMETER。假設你決定窗口不允許最大化。那麼你便禁用 Maximize 按鈕,從系統菜單中刪除,同時阻止每一個用戶能夠最大化窗口的操作。因為你是偏執狂(大多數好的程式設計師都是偏執狂),你添加一個 ASSERT (斷言)以確保程式碼按照你的意圖運行:
void CMyWnd::OnSize(UINT nType, int cx, int cy)
{
ASSERT(nType != SIZE_MAXIMIZE);
... // use cx, cy
}
質檢團隊竭盡所能以各種方式運行你的程式,ASSERT 從沒有彈出過,於是你認為編譯生成 Release 版本是安全的。但是此時 _DEBUG 定義沒有了,ASSERT(nType != SIZE_MAXIMIZE)展開為 ((void)0),並且 nType 一下子成了一個未引用參數!這樣進入你乾淨的編譯。你無法注釋掉參數表中的 nType,因為你要在 ASSERT 中使用它。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你唯一使用參數的地方是在 ASSERT 中或其它 _DEBUG 條件程式碼中——只有 UNREFERENCED_PARAMETER 會保持編譯器在 Debug 和 Release 生成模式下都沒有問題。知道了嗎?
結束討論之前,我想還有一個問題我沒有提及,就是你可以象下面這樣用 pragma 指令抑制單一的編譯器警告:
#pragma warning( disable : 4100 )
4100 是未引用參數的出錯程式碼。pragma 抑制其餘文件/模組的該警告。用下面方法可以重新啟用這個警告:
#pragma warning( default : 4100 )
不管怎樣,較好的方法是在禁用特定的警告之前保存所有的警告狀態,然後,等你做完之後再回到以前的配置。那樣,你便回到的以前的狀態,這個狀態不一定是編譯器的默認狀態。
所以你能象下面這樣在程式碼的前後用 pragma 指令抑制單個函數的未引用參數警告:
#pragma warning( push )
#pragma warning( disable : 4100 )
void SomeFunction(...)
{
}
#pragma warning( pop )
當然,對於未引用參數而言,這種方法未免冗長,但對於其它類型的警告來說可能就不是這樣了。庫生成者都是用 #pragma warning 來阻塞警告,這樣他們的程式碼可以用 /W4 進行清潔編譯。MFC 中充滿了這樣的 pragmas 指令。還有好多的 #pragma warning 選項我沒有在本文討論。有關它們的資訊請參考相關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