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新冠疫苗六個月內不能懷孕?
昨天(6月8日),2021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活動中,中國飛鶴董事長冷友斌表示,「因為注射疫苗的影響,很多寶媽寶爸6個月內不能懷孕,預計奶粉銷量在接下來一兩年會出現斷崖式的下跌。」
「自曝」式發言貌似影響了飛鶴的股價。今日,中國飛鶴乳業股價曾一度下跌至8.54%,疑似冷友斌「禍從口出」。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冷友斌的「新冠疫苗影響懷孕說」不僅下拉自家股價,還讓奶粉股集體下挫。其中,澳優下跌3.11%;H&H國際下跌0.65%;現代牧業也下跌了4.8%。
那麼,真如冷友斌所言,我們大範圍接種的新冠疫苗會影響懷孕、順帶影響奶粉銷量嗎?
根據目前針對中國接種的滅活病毒疫苗的研究報告,其中並未指出接種新冠疫苗對懷孕存在潛在風險。冷友斌的「自刀」言論,背後並無科學依據。
疫苗不會影響懷孕
先看官方口徑。
國家衛健委曾發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以及最新版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與此同時北京市疾控中心也推出了《北京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新版問答》,「問答」中給出了明確說法:對於有備孕計劃的女性,不必僅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而延遲懷孕計劃。
北京市海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明確新冠一面接種禁忌症及相關問題把握標準的通知》中,有關「懷孕」影響的頁面
同時,如果在接種後懷孕或在未知懷孕的情況下接種了疫苗,基於對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薦僅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而採取特別醫學措施(如終止妊娠),建議做好孕期檢查和隨訪。
雖然目前尚無哺乳期女性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對哺乳嬰幼兒有影響的臨床研究數據,但基於對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問答」中提出建議,對新冠病毒感染高風險的哺乳期女性(如醫務人員等)接種疫苗。
考慮到母乳餵養對嬰幼兒營養和健康的重要性,參考國際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建議繼續母乳餵養。
問答白紙黑字記錄了相關資訊,接種疫苗前,你應該會在接種現場看到紙質文件被貼在顯眼的位置。
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曾在央視的採訪中表示,按照目前了解的資訊和前期應用疫苗的基礎,根據國際共識從安全性判斷,接種疫苗後懷孕不需要採取特殊的醫學措施,其中包括終止妊娠。
不止中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發布的公告文章《國葯集團COVID-19疫苗:你需要了解些什麼》中「孕婦是否應該接種疫苗?」板塊明確指出,國葯集團的滅活病毒COVID-19疫苗在孕婦中的現有數據不足以評估疫苗效力或與疫苗相關的妊娠風險。
疫苗是一種帶佐劑的滅活疫苗,該佐劑常用於許多其他疫苗,有良好的安全性記錄,包括針對孕婦。因此,COVID-19滅活疫苗在孕婦中的有效性預計可與在同齡非孕婦中觀察到的效果相當。
在此期間,世衛組織建議,在孕婦接種疫苗的益處大於潛在風險的情況下,為孕婦接種疫苗。
為何傳言屢見不鮮?
關於新冠疫苗能否為孕婦接種的這一問題,全世界都都在探究一個答案。
各種觀點、報道態度左右搖擺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孕婦受試者的臨床數據不足所致。這裡涉及一個傳統,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孕婦會被排斥在疫苗的臨床試驗之外。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疫苗的臨床試驗就沒有孕婦的參與。但是,這類群體仍被要求接種各種疫苗,包括流感疫苗。
制止孕婦參與生物醫學研究這一舉動為了保護孕婦及其未出生的孩子,但其實是將風險隱患帶入現實世界,這讓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去評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能憑藉動物試驗做風險判斷。
例如,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對懷孕前或期間接種莫德納、輝瑞或強生/楊森COVID-19疫苗的動物進行的研究發現,懷孕動物及其幼崽沒有安全問題。
在研究環境中,通常有對照組進行比較。一旦缺失這部分數據,人們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發現疫苗或藥品對孕婦的副作用。
因此我們通常會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技術路徑,橫向對比判斷新冠疫苗對懷孕這一舉動的影響。
滅活病毒疫苗不會引起基因變化
中國的接種指南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問答之所以稱接種疫苗基本上不會對懷孕產生影響,是由於滅活病毒疫苗基本不會對孕婦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懷孕。
滅活病毒,顧名思義,指失去病毒活性的「病毒」,這裡的病毒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活病毒,而是讓病毒具備侵染能力的蛋白質。
它是最傳統的經典技術路線,即在體外培養新冠病毒,然後將其滅活,使之沒有毒性,但這些病毒的「屍體」(蛋白質)仍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使免疫細胞記住病毒的模樣。
我們日常接種的乙肝疫苗、脊灰滅活疫苗、乙腦滅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都是滅活疫苗等均屬於滅活病毒疫苗。
因其不含導致新冠的活病毒,因此它不會讓人感染新冠,也無法進入細胞核與人的DNA相互作用或引起基因變化,因為細胞核是保存DNA的地方。
簡單來說,他不會整合進我們的基因,他只能提供一段時間的免疫期。隨著免疫系被激活,它會被其「殺死」並逐漸代謝。如果疫苗過了有效期,就不能再刺激人體產生抗體的作用,失去效果,但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除了滅活的病毒,疫苗中還需要添加「佐劑」來確保功能的正常行使。在許多疫苗中添加佐劑,可以提高其免疫原性和效力。
疫苗佐劑種類眾多,不同佐劑對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響也不同,因此在臨床試驗中,需要設置不同的對照組去試驗佐劑的作用和安全性。
國葯疫苗的臨床試驗中,就曾設置了三組對照試驗,佐劑分別為鋁佐劑(安慰劑),WIV04和HB02組,最終得出了HB02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較好。
可見,指南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結合過去我們接種同類型疫苗的經驗,才會給出「對於有備孕計劃的女性,不必僅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而延遲懷孕計劃」的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才會給出「該佐劑常用於許多其他疫苗,有良好的安全性記錄,包括針對孕婦」的結論。這是由滅活病毒疫苗的技術背景決定。
綜上,針對冷友斌董事長的「自曝」行為,我想說,自曝不難,但要有準確的科學依據。無證據的發言不僅會影響自家的股價,還會給公眾帶來些許誤解,要用科學數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