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缺芯對小米造車有何影響?小米總裁回應網友直呼內行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缺芯,已經成為了汽車產業的標誌性「難題」。全球各大車企都意想不到,竟然會因為一片小小的晶片,導致自己的車輛生產遇阻。
據媒體報道,目前,已有包括大眾、福特、豐田、通用、本田、豐田、長城等全球超20家車企因不同程度的晶片短缺問題而被迫停產或減產。
據媒體報道,日前,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在電話會議上,談到對晶片短缺造車影響時表示:「(缺芯)對我們沒有影響,汽車研發周期長,做一部好車也許需要3年時間,不認為晶片短缺會延續三年,現在不考慮這個問題。現在造車還在在早期階段。」
從小米總裁的表態可知,目前小米造車還處早期,距離實車下線尚早。而三年後實車到來之際,全球汽車晶片荒的問題,想必也早已解決,因而「缺芯」對小米造車來說,目前確實構不成實質性影響。
在今年3月30日,小米科技宣布重大決定,小米智慧電動汽車項目正式立項。雷軍表示,這是他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他願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雷軍稱小米進軍汽車產業,將10年投資100億美元,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
關於小米造車,以及提前造勢的原因,小米集團總裁王翔也給出了答案。他表示,小米依靠手機和AIoT業務穩定增長的能力,內部資源的拉通能力等,決定加入電動車領域。
目前,造車還沒有正式開始,之所以提前公布是考慮到兩個因素:一是前一陣傳言比較多,為了做到資訊及時披露決定官宣;二是希望通過提前發布獲得更好的全球資源,共同開拓小米汽車。
不過,蔚來、比亞迪、理想、小鵬這些車企,電動車型已經在市場上熱賣的如火如荼。而「起得晚」的小米汽車,能否趕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早集嗎?三年後我們一同見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