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600億元的晶片業務又到關鍵時刻:中國意見至關重要
去年10月份,Intel宣布將旗下的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以9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SK海力士。這筆交易在3月份通過了美國審批,日前通過了歐盟的審批,中國的審批會是未來的關鍵之一。
上周末歐盟委員會正式批准了SK海力士收購Intel快閃記憶體業務的交易,沒有任何條件限制,也無需任何進一步審查。
在掃清美國及歐盟的審批之後,SK海力士、Intel希望在2021年內獲得其他國家的批准,其中中國監管部門的審批將是關鍵。
Intel及SK海力士在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上都佔有相當多的份額,其中Intel在大連還有3D快閃記憶體廠,SK海力士則在無錫擁有全球最大的記憶體晶圓廠之一。
由於是韓國收購美國公司的半導體業務,預計這次的審批並不會有太大的麻煩,今年內完成交易的可能性依然極大。
2020年10月20日,SK海力士宣布與Intel簽署收購協議,將支付90億美元(約合601億元)接手Intel的快閃記憶體及存儲業務。
一旦許可通過,交割將分為兩階段,SK海力士第一期支付70億美元從英特爾收購NAND SSD業務(包括NAND SSD相關知識產權和員工)以及大連工廠。
第二階段預計在2025年3月份進行,SK海力士將支付20億美元餘款從英特爾收購其餘相關資產,包括NAND快閃記憶體晶圓的生產及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研發人員以及大連工廠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