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 留下了3800億元的帝國

凌晨,貝殼CEO彭永東在朋友圈中,再次更新了幾張左暉的素描照,「別老左」三個字,透露著他對老友的思念。

時間拉回至9個月前,在2020年貝殼找房上市儀式上,左暉直言道,「有我們和沒有我們,是否能為行業和消費者的居住帶來改變,這個很關鍵。」

相比於上市,他向媒體說,自己更在意的是貝殼找房能不能讓行業效率提高,讓消費者滿意,讓經紀人職業化。

只不過如今,這個過程無法再由左暉親自來帶領。

昨天下午,貝殼找房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因疾病意外惡化去世。知情人士稱,左暉多年前被診斷出癌症,治療後一度有所好轉, 但後來病情又有惡化。

至於他給貝殼找房定下的三個目標,只能由接棒者來一步步替他實現。

截止北京時間5月21日凌晨,貝殼收跌0.82%至49.85美元,市值超5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0億)。

從北漂到中介老大

左暉是陝西人,1992年,21歲的他從北京化工大學電腦系畢業,開始了北漂生活。

他先是被分配到北京郊區一家工廠上班,沒多久就在在中關村找了一家軟體公司做客服,負責消費者的投訴電話;後來又找了一份銷售工作,一干就是三年;還一度與大學同學共同出資創業,做財產保險代理。

而真正迎來人生轉折點是2001年創辦鏈家,當時正值房地產行業迎來發展轉折期。1998年政府宣布全面停止福利分房,集團購買退出市場,個人消費成為了主體。在房產交易之中,中介就成為十分關鍵的角色。

左暉曾在公開場合的分享中說,自己買房時就被騙過。因此推動房產經紀行業的公開透明、服務水平提升也成為他的夙願。

在鏈家的發展中,他推出了一系列推動二手房交易的措施。比如2003年第一個推出「二手房交易資金託管業務」,創建京城二手房交易新規則,提升了經紀行業信譽與品牌;2005年成立「交易中心」,在全行業倡議「不吃差價」;2011年開展「真房源行動」。

與此同時,2015開始,鏈家在全國多個城市以不同方式合併了伊誠地產、德佑地產、易家、中聯地產、北京高策、盛世管家、大興業、孚瑞不動產、滿堂紅、好旺角、元盛房產等共計11家房地產中介企業。

雖然已經成為房產中介老大,但鏈家並未停下步伐。

2018年,左暉在鏈家的基礎上成立了貝殼找房。不同於鏈家的自營模式,貝殼找房的定位是平台,鏈家與其它中介一樣,成為貝殼找房平台上的中介品牌之一。貝殼顯然比鏈家的野心更大,要統一房產交易的江湖規則。

2020年8月,貝殼找房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居住服務平台第一股。

左暉在改變房產交易行業的同時,也贏得了財富的增長。在2021年4月公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左暉以155億美元財富位列榜單第128名。

「做難而正確的事」

房產經紀是個極為複雜的行業,假房源、高中介費等問題頻頻被消費者吐槽。從鏈家到貝殼,左暉提到的最多的關鍵詞就是「做難而正確的事」。

他在貝殼上市儀式的採訪中坦言,整個房產經紀產業的體驗非常不好,產業的效率也很低。雖然很多相關企業得到了快速成長,但產業的體驗和效率並沒有得到同步提升。

「這條路我們堅持了十幾年,剛開始比較難,堅持之後,消費者就會有很好的回饋。」左暉說。

不過即使是已經上市的貝殼,他也認為只是做到了及格的水平,算剛剛活下來,而貝殼模式距離跑通還有很遠。

相比於一般的房產中介,貝殼找房面向消費者主打「真房源」的概念,而面向房產中介品牌推出了ACN經紀人合作網路。

ACN是在房源資訊共享的前提下,同品牌或跨品牌經紀人以不同角色參與到一筆交易,成交後按角色的分佣比例進行傭金分成。

在左暉看來,貝殼模式跑通有三個標誌:一是行業效率得到提高。門店年GMV達5000萬是溫飽線,年GMV 1億以上為中產線。

貝殼的目標是2020年平台上能有1萬間門店達到中產線,2025年90%以上店面越過溫飽線;

二是消費者的回饋,目前房產經紀行業NPS值還是負數,鏈家在20%-30%左右,貝殼的目標是把行業的NPS也提高到20%-30%的水平;

三是服務者的職業化,經紀人的平均從業時間只有6-7個月,而貝殼的目標是提高到30個月。

「如果沒有達到這三個目標,即使貝殼的經營數據做的很好,我也不會覺得貝殼的目標實現了。」左暉說。

在今年3月的2020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貝殼找房CEO彭永東表示,2020年貝殼改變經紀行業的歷程已經度過了初期階段。

他透露,2020年平台總連接門店數量超過4.69萬家,同比增長約25.1%。其中超30%的門店跨越了5000萬元GTV/年的溫飽線,而這個比例2019年只有19%。

貝殼未來依舊光明

此次左暉因病去世後,他一手創辦的貝殼找房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任貝殼找房CEO彭永東是左暉的多年老部將。他2010年加入鏈家並擔任副總經理,2014年起擔任鏈家網CEO;2018年貝殼找房成立後,他便一直擔任CEO一職,與左暉一直是老搭檔。

根據貝殼找房IPO時提交的招股書顯示,IPO前,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持股28.9%,持有46.8%投票權;騰訊持股12.3%,為第二大股東;軟銀持股10.2%,高瓴資本持股為5.3%。

左暉去世之後,其在貝殼找房的持股以及投票權如何處理,以及誰來繼任董事長,還是未知數。貝殼找房公司表示,董事會將就公司治理和相關事宜做出適當安排,並在兩周內適時發布公告。

5月20日,貝殼找房也剛剛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業績。

財報顯示,貝殼2021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達207億元,同比增長190.7%;凈利潤為10.59億元,調整後凈利潤為15.02億元。收入和盈利都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

目前,貝殼找房的收入以二手房、新房,以及金融、裝修等新興業務為主。二手房和新房可以視作第一賽道,裝修、金融等新興服務則是第二賽道。彭永東曾說,最理想的狀態是,貝殼最終實現第一賽道與第二賽道的收入各佔50%。

對於未來的貝殼來說,一是能否實現公司治理的穩定交接,繼續沿著左暉為貝殼找房制定的路線前行;二是能否在眾多競爭者中保持自己的節奏,構築護城河。

在競爭對手層面,貝殼找房成立後曾面臨著58同城主導的「反貝殼聯盟」的阻擊。日前,58同城旗下的安居客提交了招股書,開啟了赴港上市之路。

招股書顯示,此次分拆上市的業務包括提供新房及二手房在線營銷服務的安居客和58房產,新房交易服務平台愛房,為經紀品牌及經紀人提供訂製化SaaS解決方案的巧房。而這與貝殼找房的業務結構明顯對標。

除了58同城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入局線上房產交易平台,比如京東,阿里等。

在失去了精神領袖之後,貝殼找房需要重整旗鼓。

貝殼找房CEO彭永東在一篇《別老左》的悼念文章中最後寫道,「老左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矢志不渝的堅持長期主義,團結一心為新居住產業發展做難而正確的事。」

他走了 留下了3800億元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