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望量產的新型鋰電池大功告成:再也不擔心壽命了

如火如荼的電動汽車產業,勢必將加快電池技術的變革速度。

據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日前公布最新科研成果,一款很有希望量產固態電池遠星研製成功。

這款鋰金屬固態電池很穩定,在高能量密度設定下,仍可實現充放電循環超10000次。用在電動汽車上,預期壽命可達到10~15年都不用更換。

快充方面,由於高電流設定,10~20分鐘即可滿血。

有望量產!哈佛研製出鋰金屬固態鋰電池:10分鐘滿電、可循環萬次

此前,鋰金屬固態電池研製的困難在於它不太理想的化學揮發性。當鋰電池充電時,鋰離子從陰極移動到陽極。有了鋰金屬陽極,移動的鋰就會在陽極表面和更遠的地方形成針狀的樹形結晶結構。然後,這些樹突會轉成電解質,將陽極和陰極分離開來,從而導致電池故障,甚至起火。

不過,哈佛的方案採用了類似三明治的結構解決了上述問題。

研究人員稱,在設計之處,他們就考慮到量產商用的可操作性,好在鋰金屬固態電池具備靈活可伸縮的生產過程,可與當前的鋰離子電池產線相兼容。

有望量產!哈佛研製出鋰金屬固態鋰電池:10分鐘滿電、可循環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