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快遞量833億!這種包裹是頑疾:一單僅6毛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20年統計公報顯示,2020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833.6億件,同比增長31.2%;快遞業務收入完成8795.4億元,同比增長17.3%。
其中,同城快遞業務小幅增長,全年同城快遞業務量完成121.7億件,同比增長10.2%;異地快遞業務快速增長。全年異地快遞業務量完成693.6億件,同比增長35.9%。
而在這833.6億包裹中,竟然有一部分是空包裹,主要用於刷單,如果你莫名收到了一個空包裹,自己的資訊全對,但記不得自己網購過東西,那就是遇到所謂的「假包裹」了。
所謂刷單,是指商家為了提升店鋪排名、銷量和好評來吸引顧客,向刷單網站等平台或組織個人支付費用,而後者通過廣告招募等形式收集刷手資源,組織刷手向指定的電商商家購買商品,並填寫虛假好評。
有快遞員透露,快遞刷單的情況在業內並不新鮮,主要分為兩類情況,一種是發空的文件信封,另一種是發空的塑料包裹。「除了商家刷單外,也有可能是快遞員或者網點為了刷業績單量。刷單行為在年底比較高頻。」
在一些空包網站上,一條快遞單號價格大致在0.5-2元之間,較之中通、韻達、百世等快遞,一些二線快遞如國通、優速、全峰等單號價格更低,大致為0.6元左右。
假包裹盛行的背後,伴隨著消費者資訊的泄露。今年1月,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侯延波表示,國家郵政局將加強對快遞數據收集、管理、使用的監管,嚴肅查處泄露用戶資訊披露機制,對刷單、販賣快遞盲盒等進行清理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