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越多越興奮?「倒牛奶」背後的飯圈亂象
大蕭條時期,美國農民被迫將成噸的牛奶倒進河裡,河水被牛奶染的雪白;而在生活富足的今日,在大洋彼岸,「倒奶」行為卻又一次上演。
近日,一段十餘秒的影片衝上了熱搜,影片中一群中年人圍在溝渠邊,身邊擺放著一箱箱牛奶,他們熟練地撕開牛奶包裝,留下瓶蓋,將牛奶倒進溝渠。
一時間全網嘩然,目前,微博上的相關話題已經有過億的閱讀,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也公開批評了這一倒奶打投的行為。
同時,在4月29日《反食品浪費法》生效後,該行為或涉嫌違法,有專家建議主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穩准狠打擊各種以追星的名義大量浪費食品的行為。
5月6日,針對上述事件,愛奇藝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對其造成的影響致歉,並公布了《青春有你3》節目整改措施:
原定5月8日的成團之夜停止錄製和直播,節目組繼續慎重研究並調整節目規則;即刻起關閉《青你3》所有助力通道;對於已購買商家「活動裝產品」但未使用的用戶,平台和商家共同協商,確保妥善解決。
事實上,此次出圈的倒奶事件僅僅是粉圈集資、打投的一個縮影,一條畸形的選秀產業鏈被曝光在大眾面前。
在誘導消費、誘導打投的模式下,狂熱的粉絲們堅信「愛他就要為他花錢」,不惜發動「鈔能力」助力愛豆成團出道。
數據顯示,截至4月5日,《創造營2021》與《青春有你3》已經有超5位選手的粉絲後援會集資破千萬,超30位選手後援會集資破百萬。
在這背後,有人家中存款兩萬,為偶像打投三四千,有人賺的盆滿缽滿,喜提海景房……
到底是誰,操起了收割粉絲的鐮刀?
1、精準營銷、二次收割,畸形的粉圈經濟
當下的選秀節目,似乎已經脫離了選拔人才的初衷,成了被資本裹挾著的斂財工具,並在多年的實踐中形成了完整的盈利模式。
從產品露出到投票打榜,選秀節目的方方面面都與贊助商形成了「強綁定」,這就造成了不公平的選秀投票現狀——除了每日刷新的為數不多的選票外,粉絲可以通過購買贊助商的產品,獲得投票碼卡券進行額外投票,購買越多,投票次數也就越多。
在這樣模式下,與愛豆票數一同飛漲的,還有贊助商的產品銷量。
倒奶事件中,粉絲要的不是奶,而是由主辦方與品牌商合作推出的「奶卡、奶蓋或者奶票」。
其中,奶卡來自蒙牛真果粒「繽紛果粒」系列,一箱真果粒只有一張投票卡;奶票來自蒙牛「純甄」系列,投票二維碼在瓶外包裝上;奶蓋則來自蒙牛「花果輕乳」系列,每瓶都有可供投票的二維碼,但這個二維碼印在瓶蓋內側,只有開蓋後掃碼。
引發巨大爭議的原因與產品包裝有關,奶卡和奶票可以在不啟封產品的情況下進行拆分銷售,開箱後的產品進不了超市,經銷商們便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出售,粉絲後援會也會幫經銷商處理這些牛奶,粉絲也會主動購買,甚至還有人專門等著買這些牛奶。
獵雲網在拼多多搜索「純甄酸奶」後,第一個出現的產品就是特別備註了「不可投票不可撐腰」的產品,該商品已經有560多條評論,在評論區,有不少用戶表示產品有劃痕、被撕開過。同店的另一款「真果粒」產品也備註了「特價牛奶無卡」。
來源:官網截圖一箱牛奶,在被拆分後,成功地進行了兩次收割,中間產生的利潤又鼓了誰的腰包?
奶蓋則不同,開蓋後產品無法二次銷售及快速出手,最終迎接它們的,是被傾倒。
綿綿告訴獵雲網,為了買奶投票,她前前後後已經花了兩千多,對於一個生活費不多的學生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望著寢室里一箱箱的奶,綿綿欲哭無淚,「沒想到有一天會喝奶喝到吐,已經送了不少給同學朋友,但真的已經處理不掉了,開了蓋就必須要喝掉,不然就只能倒掉,真的很浪費。每天刷票真的太瘋狂了。」
和很多粉絲一樣,綿綿不止自己身體力行,還會給後援會打錢,「後援群里總是有人曬截圖,看到姐姐們大數額的參與,我也忍不住想要為愛奉獻,就是幾杯奶茶錢」,但是綿綿也承認,「奶茶」買多了,同樣傷錢包,「快吃不起飯了,但是不敢跟家裡人說,肯定會挨罵,只能平時再省著點用了。」
綿綿還提到,後援會會拿著籌集到的資金批量購買奶蓋,「粉頭會貨比三家的。比起70一箱買10瓶奶,40塊錢不到買10個奶蓋划算的多」,看著不斷上漲的票數綿綿十分欣慰,「為了他,值得」。
在談及牛奶傾倒問題的時候,綿綿有些為難,「以為供應商會有更好的處理方法,結果也一樣是倒掉,確實很內疚,可是我們也沒辦法」。
不過粉絲們也會遇到不靠譜的賣家,瓶蓋或二維碼里,可能會摻著已經被使用過的或是完全不相干的二維碼。「這時候就只能自認倒霉了,畢竟互聯網沒得感情,繼續砸錢就完事兒了。」
倒奶事件在《反食品浪費法》生效的關口「頂風作案」,引發了巨大關注,而在這條扭曲又隱秘的產業鏈中,多得是「商機」,多得是「韭菜」。
2、集資、打投,飯圈沖榜已成體系
東總在三年前追《創造101》時迷上了其中的一個女子偶像,也從此進入了飯圈,並成為該偶像在豆瓣站上的小粉頭。她告訴獵雲網:「往年也有購買奶票、奶卡的情況,但是因為不在奶蓋里,不需要打開瓶子,所以沒有出現傾倒的情況。基本上都是後援會進行倒賣或者送人。」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數箱牛奶共同傾倒的情況呢?粉絲為什麼會購買數量這麼多的牛奶呢?東總解釋道,這是集資打投的結果。
為了選秀出道,粉絲需要共同在選秀的影片平台上進行沖榜,而這個過程並非外界想像的粉絲一個個地直接在榜單上投票,而是需要一個集資、打投的過程。東總介紹道:「自己投票都是路人粉的行為,我們混飯圈的都是需要集資的。例如,現在有一個榜單需要衝榜,那我們首先會號召粉絲們通過某個集資App充值,將資金匯總。隨後,再取出錢來,由後援會安排打投組進行統一打投。」
雖然各個集資App都會收取百分之幾的手續費,但是粉絲們並不在乎,因為這樣的流程在他們看來更加專業化:
一方面,通過後援會的安排,打投組購買帳號、打投機器等,能夠在同樣的金錢內更好地安排好每天的投票過程,讓打投更有效率,也解放了粉絲的時間,同時,打投組可以更有策略地打投,例如,在最後幾分鐘對家放鬆警惕時再進行沖榜,這樣沖榜成功的行為被他們稱為「偷塔」;
另一方面,集資的過程中,粉絲之間也會進行攀比,可以「激勵人心」:「好的粉頭和好的數據都可以鼓勵粉絲更多地為偶像花錢的。
例如我有時會使用一些話術,在群里號召大家為偶像集資;有時候,我們也會和排名相近的選手後援會聯繫,共同組織一場集資battle,在幾小時內看誰家的數據更好,可以有效地拉動粉絲付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個月,還有一名參與《青春有你3》的偶像後援會因為集資金額不夠而懲罰粉絲,最終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而這,也屬於後援會的管理手段之一。
來源:官網截圖
在這個過程中,後援會在App上舉行集資、粉絲花錢、再由後援會進行統一安排,購買打投帳號、機器,安排打投組進行打投,最終公示賬單及數據,早已形成一套完成的體系。
正因為是需要集資購買物資,所以,後援會需要批量地進行物資處理:「就像我家偶像上了某家雜誌,我們願意花錢為她沖銷量,但是其實有沒有雜誌是無所謂的,如果要的話,後援會反而還很麻煩,需要郵寄給你什麼的,所以還不如讓後援會統一處理。
反正我們要的就是數據上的好看,實物倒不一定重要。這次因為』倒奶』這個現象實在太浪費了,所以才引起了這麼大的關注。」
來源:獵雲網
不過東總也提了一句:「雖然現在外界都認為節目停播是因為』倒奶』的現象,但是其實粉絲內部是不承認的,他們都在說是另一位選秀選手家裡的問題導致停播。畢竟,如果是因為』倒奶』停播,全體粉絲都要負這個責任,基本上沒有哪一家能夠逃過這個情況。」
3、巨額集資背後:粉絲心態下的粉圈亂象
2021年4月24日,騰訊影片《創造營2021》的最後一天,粉絲應援App「桃叭」顯示,2個多月的賽期里,粉絲們為第一名的選手集資共超2000萬元,為第二和第三名選手集資均超過1500萬元。前9名選手的粉絲集資金額加起來超過1億元。
如此巨大的數額背後,不追星的人必然難以理解,東總則解釋道:「粉絲都是慕強的,數據越好粉絲會越興奮。例如粉絲會加入運營得更好、集資數據做得更好的後援會團體,也在數據表現良好時會更願意投入。一般來說,我們PK和上下名次數據不會相差太多,就會保持動力。」
那麼,當數據做得很好的時候,粉絲是否會在集資過程中就懈怠了呢?東總表示答案是否定的:「當時蔡徐坤出道,其實已經和第二名相差很遠了,但是粉絲依然很激情,因為他們提出了一個目標——『斷層出道』,目標就是把第二名甩得更遠。」
在整個過程中,粉絲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銀,收穫得則是滿滿的成就感:「數據好,粉絲就是會爽。」
對應的,當粉絲在一次battle集資的過程中輸了,心情也會很糟糕。東總強調:「就算你不在意,對家也會拿數據來說你的偶像不行,心裡怎麼能好受呢?而且無論是控評還是集資,輸了都會影響士氣的,容易掉粉。」
同時,在後援會內部,也很容易受到同好的影響。「例如我們家有一位粉絲,每次需要衝銷量沖榜單,他都能拿出幾十萬,他的微博下面,就會經常出現我們粉絲的評論,誇他』大佬』。
我雖然比較理性,很少和粉絲之間攀比,但是也花了幾萬塊,而也有一些粉絲,會因為這個大環境,不由自主地掏出很多錢。」
而集資的資金一方面被後援會用於打投,另一方面還會被用於線下應援:「每一筆集資款都是專款專用的。例如,某某榜單數據沖榜、生日應援、線下演唱會應援等,都會有專門的集資帳號。」
這樣的風氣之下,一位偶像從選秀、再到出道後的各類活動,粉絲都會為其花費大量的金錢。
以上圖某位偶像的一次線下活動為例,在這些名為某活動的項目下,其實就是粉絲在為其募集線下應援的資金,而根據單價100元-688元不等,售出1611件計算,僅本次活動後援會即可集資16萬元至110萬元之間不等。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為了打投而花光了自己生活費甚至欠上網債這樣的帖子也已經屢見不鮮。
另一位粉絲告訴獵雲網:「集資數據能夠破百萬、千萬的,作為粉絲是非常自豪的,但是之前有一次,發現一位關係很好的粉絲家境並不好,還是初中生的她是用生活費參與集資的,心裡就有點不是滋味了。
但是她自己並不這樣認為,她在社交媒體上說,就算沒錢上街撿破爛也要讓哥哥出道,下面一堆粉絲很感動,我覺得挺不合適的。」
除此以外,東總還提到,行業中還存在一種「職粉」。
「就是職業粉頭,之前我家就有一位後援會高層,因為做得不錯被偶像的經紀公司注意到,然後經紀公司邀請他去為另一位即將參加選秀的練習生做後援會。因為好的粉頭對於整體飯圈的運行流程非常地熟悉,並且能夠很好地帶動粉絲付費,在集資方面做得很好。」
而在整個集資、花銷的過程中,一切都由後援會經手,也需要後援會進行賬單公示,但是因為集資的金錢被彙集到了少數後援會的高層手中,所以也會出現一些「貪污」的現象。
來源:獵雲網
2018年《創造101》總決賽結束後《證券日報》就曾報道該綜藝借粉絲集資4000萬,這筆巨款不知道去向何處,更不知道用在了什麼地方。
在東總看來,後援會或多或少存在著這樣的現象:「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線下應援,例如我們購買廣告位或者物資,大的粉頭是可以很容易虛報成本,從中撈錢的。」
線上打投,也會出現一些讓粉絲「膈應」的事情:「例如以前《創造101》選秀的時候,是用購買騰訊會員的方式獲得投票機會,我家就出現過粉頭把帳號私下再進行倒賣的情況。但是這種我們一般不會太過於關注,除非是被爆出來。」
面對這些亂象,東總有時也深感無奈。她回憶起自己剛剛進入飯圈的時候:「那個時候我也是自己手動為偶像投票的,但是在混圈後發現,圈子是這樣的,這些也就成為了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