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走路有多快?科學家算出來了

近日,浙江自然博物院金幸生團隊與日本某恐龍博物館的同行,在國際專業地學期刊《白堊紀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是發表了一份研究成果,其中就為恐龍進行了「測速」。

據了解,金幸生團隊2019年在浙江義烏髮現了一片恐龍化石,其足跡與四川伶盜龍足跡相吻合。

伶盜龍屬於恐爪龍類,它們後腳第二腳趾的爪子特別大,高高抬起,一般不著地。因此,恐爪龍行走時,後腳只有第三、四趾著地,腳印是非常典型的二趾結構。

科學家根據足跡測出恐龍時速:跟人差不多

金幸生說,學界已有一套較成熟的數學模型:用足跡長度推算出身高,再用身高和復步長推算出行走速度。

因為,研究者只需測量該恐龍足跡的長寬、兩趾間角度、單步長和復步長,就能推斷出恐龍的步行速度。

如果真的是伶盜龍,根據足跡可以推算出,其身高為51.8厘米,行走速度是每小時6.1公里。

當然,出現相同足跡的還可能是另一種恐龍——傷齒龍,兩種恐龍後肢與身材比例不同。如果它是傷齒龍,推算出的身高是65.6厘米,行走速度是每小時4.6公里。

不管是哪種恐龍,其速度與人類幾乎一致(人類走路的速度一般是4~7公里/小時),當然這只是「閑庭信步」,如果是捕食或者逃命的話,據說傷齒龍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里,如奔馬一般。

科學家根據足跡測出恐龍時速:跟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