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的兩種極端想法和兩點反思

目       錄

1.      概述

2.      兩種極端想法

3.      兩點反思


 1.  概述

      最近走訪了很多企業,涉及到的行業包括:軍工、特鋼、有色、加工製造(海洋鑽井平台)、建材、紡織等,在與不同的行業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特點:他們大多過分強調自己所在行業的難,而輕視其他行業。這是自我感知的正常現象,但是我認為也正是這個現象造成了企業或是行業無法持續進步的原因。因為聚焦到個人的話,也可能出現過分強調個人或是專業的重要,而忽視其他人或是專業的重要性。

    不管專家如何高談闊論,和生產企業的現狀是兩個世界。大部分企業只有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和ERP系統,每個生產工序單元過程式控制制系統是獨立的,ERP系統一般重點是財務模組。生產過程的數據也只停留在PLC和儀錶中,面臨著數據採集、數據建模、數據應用和數據分析等一系列的問題,工業物聯網、工業大數據或是工業互聯網都只是概念,企業更需要「高層次的資訊及業務系統」。

2.  兩種極端想法

      在與生產企業交流的過程中,一般會無意識的出現兩種極端想法:(1)期望上一套所謂的「工業互聯網系統」能夠解決企業及行業的核心痛點;(2)數據都在那,不太需要上什麼系統也照樣生產

      第一個極端想法屬性有情懷、沒有解決問題路徑。如果上一套系統就能夠立刻解決企業及行業核心痛點問題,那麼服務商們在家躺著賺錢好了。從紙制辦公到有office辦公工具應用,office解決了企業什麼核心的問題?!現在有些生產企業還在從紙制記錄中匯總數據到office中分析數據、找問題、生產和經營決策。生產製造的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即要有規劃、又要有實現路徑,這是企業內外相互合作的過程。

     第二個極端想法屬性沒有規劃、沒有發展路徑。如果一個生產企業的領導有這樣的想法,那麼合作的空間也非常小。從我一開始上班的時候就在喊消除資訊孤島,現在10多年過去了,資訊更多了,資訊孤島也沒有消除掉。對於生產企業的發展,往往不是個技術問題,而是思維模式轉變的問題。生產製造的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有數據就行,系統框架、數據標準建模、數據存儲、數據應用、數據分析等等,要從一個單一思維模式向系統化思維模式轉變。

     最近給一個企業撰寫平台項目建設規劃,大致思路如下圖(僅供參考):

圖片

3.  兩點反思

      通過上半年幾個月的跨行業交流及項目實施的體會,有兩點反思和大家分享一下,也供大家來交流和討論:1)做所謂的「工業互聯網」是否要包括控制系統?(2)IT+OT的融合是個技術問題?

      第一點反思源於是iNeuOS工業互聯網系統應用在中核測控項目,不管是L1到L5級系統,還是專家系統、供應鏈系統、設備管理系統等等,最終都是為生產服務,生產的底層系統是控制系統,所以生產過程優化肯定是始於控制、終於控制,肯定不是做做業務系統、幾個大屏的問題。從技術角度來看,就是上下行鏈路要暢通、及時。

      第二點反思源於和用戶交流過程,以前我認為IT+OT融合是一個技術問題,給他們提供一個統一平台或是工具,不管是什麼樣角色的人在上面使用就行了。在不斷的與用戶交流的過程中,我越體會到IT+OT的融合首先是人員的融合。因為主導項目建設的人的思維模式不一樣、目標不一樣、胸懷不一樣,直接導致項目建設的結果不一樣,別提IT+OT的融合了,項目建設能不能成功都是一個問題。和「1.概述」中描述也是相關的。

      有反思總是好的,這種反思不一定有結論,僅在事物發展過程中提供一種思考的角度。


物聯網&大數據技術 QQ群:54256083

物聯網&大數據合作 QQ群:727664080
網站://www.ineuos.net
聯繫QQ:504547114
合作微信:wxzz0151
官方部落格://www.cnblogs.com/lsjwq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