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手操自己的yum源
- 2019 年 12 月 12 日
- 筆記
點擊上方「編程三分鐘」,馬上關注,技術原來如此簡單。
上次就想手操yum源了,考慮到有的朋友沒接觸過,直接寫成了yum源的科普,活活憋了我一個星期,現在我們快快開始。
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搭建一個倉庫呢?
記得那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群喜歡編程的又放蕩不羈的人,為了改善生活水平進入互聯網大廠,自發的組建了一個項目組,從此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一開始不知道版本控制為何物 寫完了程式碼用U盤拷來拷去;不知道可以用yum源自建倉庫存儲,當想給別人部署項目的時候又去拷貝自己的程式碼搭建環境。
現在好了只要建好了倉庫,給別人配置好yum源指向,分分鐘安裝好有木有?想搭建開發環境測試環境還不是一會兒的事。
建立倉庫
首先建立一個目錄用於存放安裝包,然後使用createrepo
來創建repository
倉庫,如果系統里沒有該命令的話需要先進行createrepo
的安裝
mkdir -p /home/pzqu/repo yum install createrepo creatrepo /home/pzqu/repo #將該目錄製作成軟體倉庫

命令執行成功後會在該目錄下創建一個repodata
這就是專門記錄這個源資訊的地方,可以理解為元數據。

創建.repo
配置文件指向到本地倉庫,注意文件名一定要是.repo
結尾
vim /etc/yum.repos.d/coding3min.repo [coding3min] name=coding3min baseurl=file:///home/pzqu/repo enabled=1 gpgcheck=0
敲黑板!file:///
這裡有三個斜杠。
通過yum repolist
命令查看倉庫及包的數量,我們的倉庫是空的,所以狀態就是0啦。

後記
到這裡就手操完成了一個庫,我們可以把rpm
包放在這裡,如果有更新就再執行下createrepo .
更新元數據就好啦。不過到現在這個庫還只能自己用,要達到給別人用的效果還是不夠的。
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