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創短影片:要被整沒了
先和各位差友們說個消息,短影片平台上的那些個影片混剪號、電影號,可能要沒了。
因為在這個大夥們都在關心特斯拉剎車失靈、印度疫情失控、還有吐槽調休的四月份,一場對短影片的版權大戰也正打得激烈。戰爭的發起者,就是以愛騰優為代表的長影片平台,還有那些影視公司們。
在這個月初,包括愛騰優們再加上 53 家影視公司就直接把刀架在了快手、抖音、 B 站、微信影片上那些從事影視搬運、混剪等等其他二次創作者們的脖子上。它們發布聯合聲明,表示:未經授權,禁止任意剪輯影視內容。
可能是因為覺得第一次的氣勢不足,在上周五, 70 多家影視傳媒單位又拉上了 500 多名明星小弟,一起發布了抵制短影片影視剪輯的倡議書。
很快,官方也有了回應。在今天,國家電影局就發布了公告,表示要加強電影版權的保護,依法打擊短影片侵權和盜版行為。其中,電影局還點名批評了 「 XX 分鐘看電影 」 系列的短影片。
當然有一說一,保護版權絕對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
就拿被電影局點名 「 XX 分鐘看電影 」 、 「 XX 分鐘看完 XX 電視劇 」 為例。人家導演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磨一劍,好不容易上映了。
好傢夥,你未經授權搬運一波,經過剪輯之後,一個三分鐘、四分鐘,直接就把人家的劇給講完了。有些個的電影和電視劇還有個特點,那就是知道劇情了之後,再次觀看就風味大減。
而且,不少 「 XX 看完 XX 」 的影片其實門檻極低,但是流量卻十分好賺。
根據官媒的報道,二次搬運、影視剪輯甚至已經形成了產業鏈。
簡單地搬運和剪輯影片,就能很快的吸粉,賺到流量的它們又靠收徒、帶貨、出售帳號等等方法變現。
這些 「 剪刀手 」 們就這樣通過吸原影片的血,把自己的口袋賺得盆滿缽滿。
另外據估計,目前的短影片平台上有 10% 的這類內容,它們正不斷蠶食正規影視市場的用戶和流量,損害著製作方的利益。也怪不得國家電影局也發文,明確要治一治這波歪風邪氣。所以說,支援正版、打擊侵權大夥們肯定都是一致贊同的。
然而,對於這次影片巨頭和影視公司們的倡議,大部分的網友卻並不是完全的買賬。
他們認為,這些巨頭們正打著保護版權的外衣,實則在搞版權壟斷、打擊著異己。例如不少差評君喜歡看的影視解說、和影視劇評論類影片,也都在擔心被打上了 「 侵權 」 的標籤,從而於被下架的邊緣。
像什麼轉型做美妝、賣號給商家做直播帶貨,不少吃這口飯的創作者們也都在找後路了。電影最 TOP 的 UP 主也在微博說,在這一片風聲鶴唳之下,電影解說要是干不下去了,準備回家帶孩子吃軟飯。。。
而在這兒,差評君要和大家明確一點的是,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的規定:介紹、評論作品,或者是說明問題的時候,是可以不需要經過著作權方許可的,更不用支付報酬。
而與此同時,就算你只是截了劇的圖片,卻同樣可能侵權。
在法律上,而是看那些 「 二創 」 、和 「 解說 」 是否和原作品產生了市場上的競爭關係。
例如去年的《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一案,一個名叫 「 圖解電影 」 的 APP 就被判侵權,他們用 300 多張的電視劇截圖,用圖片配上文字的形式,實現 「 十分鐘看一部劇 」 。
用截圖加文字解說全集的,明顯會和原作競爭,所以說會被判為侵權。這也是為啥 「 XX 看完 XX 電影 」 會被整治的法律依據。
那麼這麼說,不少正規的影視號應該都沒事兒啊,都是屬於合理使用,是合法的。
然而, 「 競爭關係 」 在法律上其實很難界定,要是他們死咬著你說 「 你的影片和我的原作有競爭關係 」 你可能要和他們的法務進行長時間的扯皮。
而且還有一條法律,那就是不得不合理地傷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所以說,你要是誇片子好倒可能沒事兒。但你要是罵它罵得太狠,手握版權的巨頭們說不定會反告你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因此,不少的正經電影解說也開始人人自危,這也是各位網友們比較氣憤的點兒。按照這麼下去,那些個巨頭們很可能會只授權給誇它的媒體,就算是一部爛片,各大平台上也很可能只存在一種聲音,而那個聲音就是謊言。
畢竟,它們可是願意花 1.6 億片酬請流量明星參演,也不願在劇本和道化服上下功夫的資本家。
另外,差評君覺得除了版權之爭之外,這其實更是一場長影片平台對於短影片的戰爭。
你抖音、快手很火、很賺錢不是!以騰訊影片為代表的長影片公司,就是讓你們難受,並且他們還會授權給自己旗下的短影片平台,成為獨家內容,以此引流。
未來的短影片平台也可能會因此購買自己的版權,並且製作自製劇,當然,這些也只是猜測罷了。
最後呢,差評君希望長影片平台們不要手持 「 版權 」 的正義之劍,實則成為版權流氓。就像國家電影發布的公告中所說的,在合法使用版權的同時:要更好地發揮短影片在電影宣傳、評論、研究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不然的話,那些只是想看個影視劇評論,或是看個二創圖個樂的我們,就只能成為 「 版權 」 偉光正的旗幟下,沉默的替罪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