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為啥喜歡吃嫩草!遠超想像
老牛吃嫩草有多香?
老牛為啥喜歡吃嫩草,因為嫩才是草的原始形態!最初,草兒就是嫩嫩的,後來,為了不被老牛吃,草變得越來越老。老牛為了能啃草,也在進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了不被吃,草進化出防禦機制
處在食物鏈底端的草,整天面對動物們的直接或間接取食,在自然界的生存壓力那是相當的大。於是,弱小的草並不安於乖乖被吃的「天命」,它們不斷進化,試圖「逆天改命」!
首先,草決定想辦法壯大自己的隊伍,這樣即使被吃掉一點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為了抵禦牛這類食草動物的不斷採食,更快更好地繁衍,草做了個重大決定:選擇通過無性繁殖,來進行「克隆」式地生長。
圖片來源:Pexel
比如,牛在吃草時,會將草連根拔起,葉子吃掉後把根丟到一邊,很多草充分發揮了這些根的作用,它們分成幾塊,就長出幾根新的草,大大地加速了草的繁殖。
當然,僅僅這樣是不夠的,得想個法子讓牛不願意吃自己。
於是,草決定把自己變得很「難吃」。這個「難吃」既包括口感變差,也包括吃起來不方便。
為此草形成了堅硬的角質層以及刺、針、針毛、鉤等防禦性結構,口感粗糙不說,牛吃的時候還可能被扎到,自然就不愛吃,也不敢碰這些草了。
其次,草會「認為」,「你們吃我不就是圖我身上的營養嗎」?於是,草選擇降低自身營養成分含量以及增加次生物質含量,企圖逃避食草動物的採食。
為了吃草,牛被逼進化
雖然草的口感沒以前好了,營養也變差了,但為了生存,牛還是鍥而不捨,通過不斷調整自己的形態結構,實現對草的採食、破碎、消化、吸收和排泄。
圖片來源:Hippopx
首先,面對草的物理防禦機制,牛試圖增大自身對植物的採集能力,為了應對粗纖維食物對牙齒的快速磨損,它們進化出了高冠齒,這是一種齒冠高度大於齒根高度的牙齒。
另外,為了採食更大量的植物、同時獲得食物的最大凈營養,牛會優化自己的消化系統,比如:牛在自己的身體里進化出了個小儲藏室——瘤胃,白天進食的時候先將草大口大口地囫圇塞進來,放在很大的瘤胃裡儲存著,等有時間了,再將沒處理好的草返到口中,細細咀嚼,這個過程叫反芻。
草進化x2
草一看,變難吃這招不行,就想了個新辦法,它們決定在食物里「下毒」,沒錯,草要在自己身上「投毒」!
草「悄無聲息」地在體內產生一些「毒藥」,這些「毒藥」可是很厲害的生化武器,不僅可以防禦昆蟲和某些微生物,還能讓牛這類大型食草動物吃了之後不舒服,產生「不良反應」。草的「毒藥」種類繁多,比如單寧和皂苷這兩種次生物質就很典型。
牛死盯小草,再次進化
一般認為,單寧是抗營養因子,被牛吃掉後,能與牛消化道中的消化酶結合,形成無活性複合物,影響牛對草的消化。
時間久了,牛不僅會消化不良,而且還可能會出現肝腎功能衰竭,進而體重下降,甚至死亡。皂苷則是一種萜類化合物,像一些山茶屬(Camillia)植物中就含有這種物質,牛如果食用了含有皂苷類的植物,就會導致肝臟以及心臟功能衰退,嚴重時也可能導致死亡。
不得不說,「下毒」這一招,草真是「損」啊,一下子從糧草變成毒藥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草都有能力生產「毒藥」,牛常吃的巨菌草、黑麥草、三葉草等,就沒有上面這些次生代謝物,真是草善被牛吃呀。
圖片來源:Hippopx
面對「毒草」,牛也不想浪費糧食,怎麼辦呢?
為了不「中毒」,牛隻能繼續在生理生化上做適應性調整。它們會在體內產生混合功能氧化酶,這種特殊的酶系統,可以幫助牛分解植物毒素和次生物質。此外,牛還會刻意食用多種含不同次生物質的草,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自己因為過度攝入某種毒素而死亡。牛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牛和草,相愛相殺CP
或許草覺得想避免被吃太難了,不如利益交換一波,於是,偷偷讓牛幫自己做了不少事情。
比如,牛在吃草的過程中,會幫草進行傳粉。再比如,草大多是通過種子進行傳播,牛吃草的過程中,會把種子也吃下去,但種子不好消化,不少種子最後會通過糞便排出。牛的活動範圍大,藉助這個「交通工具」,草實現了領土的擴張。
圖片來源:Hippopx
還有,牛的糞便也是一種不錯的肥料,可以讓草長得更旺。總的來說,牛和草兩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看似是適者生存下的一場「你死我亡」的追逐戰,實際上,兩者也在不斷磨合,共同進化。